当罗永浩在9月10日怒怼西贝“预制菜昂贵又恶心”时,很多人没料到这场商业纠纷会撕开更大的口子——记者镜头下西贝后厨9个月保质期的鸡翅、2年保质期的西蓝花,让“一岁多宝宝啃着两岁西蓝花”的吐槽刷爆全网。新华社随即发文《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将预制菜的透明度问题推向公众视野。但比餐饮行业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些披着“方便”外衣的工业化食品,早已悄然潜入幼儿园。
预制菜本质是工业产物
很多人以为预制菜就是速食料理包,实则不然。根据最新定义,预制菜涵盖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大类,超市里的咸菜罐头、自热火锅、速冻薯条,乃至幼儿园餐桌上“洗好切好”的蔬菜丁,都在此列。某家长在江西赣州幼儿园发现,中央厨房配送的餐食里,荤菜是提前腌制的半成品,素菜是切配好的净菜——这些看似新鲜的食材,实则属于需要冷链保存的即配类预制菜。
家庭鲜切菜与工业预制菜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现做现吃的时令食材,后者经过流水线切割、漂洗、保鲜处理,维生素C等热敏营养素早已流失大半。更值得警惕的是,为了延长保质期,即配类预制菜可能添加亚硝酸盐等护色剂,那些看起来翠绿欲滴的西蓝花,很可能是靠添加剂维持“青春”的陈年蔬菜。当食堂宣称“我们只用新鲜净菜”时,家长们不会想到,这些“净菜”可能是穿越了半年甚至两年时光的工业产品。
预制菜是儿童肥胖的诱因
预制菜对成人或许只是饮食选择,对幼儿却是健康威胁。幼儿肝脏代谢功能仅为成人的1/3,肾脏过滤能力不足成人一半,而预制菜中常见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需要肝肾全力代谢才能排出体外。某检测显示,一份预制荤菜含5~6种添加剂,长期摄入可能导致头痛、过敏等“味精综合征”,甚至与儿童多动症相关。
营养流失更是触目惊心。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在加工过程中损失可达40 ,肉类蛋白质经高温处理后生物利用率大幅下降。幼儿园本应是补充营养的关键场所,却让孩子长期食用“高盐、高油、高糖”的预制菜——这类食品能量密度高但营养密度低,正是儿童肥胖和龋齿的重要诱因。
中央厨房的监管漏洞
预制菜不是第一次出现争议,早在2023年江西赣州的预制菜风波至今未平:多所公立幼儿园采用中央厨房配餐后,家长们发现孩子频繁出现腹痛腹泻,餐盒里剩下大半盒饭菜。这绝非个案,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集中供餐模式,正在成为预制菜入侵校园的“绿色通道”。某餐饮公司负责人曾直言:“荤菜预制半成品能降低30 成本,净菜配送可节省50 后厨人力。”在经济便捷的诱惑下,孩子们的餐桌成了成本核算的牺牲品。
国家并非没有规定。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明确要求预制菜生产“不允许添加防腐剂”,但执行层面漏洞百出。幼儿园餐食监管存在“三难”:家长难以进入后厨核查,教师难以追溯食材来源,监管部门难以实时监控冷链运输。当某幼儿园将预制菜热一热就端上餐桌时,家长们看到的“当日采购清单”可能只是精心伪造的台账。
餐桌透明比大餐炫富更重要
幼儿教育的内卷已经蔓延到餐桌。有些幼儿园用“龙虾鲍鱼宴”制造噱头,却连孩子每天吃的青菜是否新鲜都不敢公示。其实家长的要求很简单:知道孩子吃的是什么、来自哪里、如何加工。某公办园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他们每天在家长群直播食材验收,每周邀请家长参观后厨,虽然菜单朴实无华,却赢得了百分百信任。
孩子们的味蕾最诚实,新鲜蔬菜的清甜、现炒肉类的鲜香,是任何预制菜都模仿不来的。当我们看到孩子把预制菜剩下时,当我们听闻家长对餐食的疑虑时,不该沉默或推诿。教育的底线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生命呵护——监督食材新鲜度、反馈孩子饮食反应、推动餐食透明化,这些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伪儿童餐”横行
孩子健康如何保障
“这哪是儿童餐?明明就是成人餐的‘迷你版’!”北京朝阳区一家餐厅里,李女士盯着眼前油汪汪的烤鸡翅和寡淡的水煮西蓝花,无奈地撕掉鸡翅焦黑的外皮。这份标价15元的“儿童套餐”,和她自己点的“吮指鸡翅”竟一模一样——只是分量少了三分之一。
这不是个例。记者调查发现,当下火爆的儿童餐市场背后,藏着餐饮企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减量不减配,换名不换料。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规模超4500亿元的赛道,竟连一份强制性国家标准都没有。
“伪儿童餐”泛滥
记者走访发现,多数餐厅的儿童餐仅是成人菜的“缩小版”。某连锁酸菜鱼店的儿童餐中,烤鸡翅与成人菜单品同款同工艺,仅分量减少;蔬菜则简单水煮,被家长吐槽“孩子一口不动”。美团数据显示,46 的家庭会为孩子单独点餐,但上海市消保委抽检30份儿童餐发现,超半数存在高油、高糖、高钠问题。
标准缺失,营养全靠“自觉”
目前我国仅对婴幼儿辅食和校园配餐企业有规范,餐饮儿童餐完全处于监管空白。中国营养学会调研显示,超80 儿童每周摄入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经常外食的儿童超重肥胖风险增加58.8 。“家长以为点了儿童餐更健康,实际可能适得其反。”营养专家直言。
后厨困境,水煮菜孩子不吃
一位从业者向记者倒苦水:“儿童餐研发像走钢丝——盐多了家长投诉,淡了孩子拒吃。一份20元的套餐要包含主食、肉、四种蔬菜,损耗率比成人餐高30 。”某品牌甚至因儿童餐亏损,一度想取消这项“赔本赚吆喝”的服务。
头部企业“赌”未来
西贝砸重金推出69元高端儿童餐,宣称使用有机蔬菜和零添加配方,然而却使用保质期“超长”的冷冻食材;数据显示,西贝2024年儿童餐销量超2000万份。
“儿童餐不该是敷衍孩子的工具,而是餐饮业责任的试金石。”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当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为“真健康”买单,这场关乎下一代饮食安全的争夺战,或许才刚刚开始。(本版文字综合学前教育论坛、大道新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