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群益村的72岁王婆婆,是一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视力不佳,行动不便。自从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后,家医团队每月定期上门检测。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王婆婆感到头晕心悸,她下意识地拨通了家庭医生联系卡上的紧急号码。15分钟后,团队赶到王婆婆家中,进行初步处理后迅速将她转诊至上级医院……
这不是个例,绵阳市游仙区魏城中心卫生院积极响应“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签约有感,健康可及”的工作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做实服务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签而有约”为基础
实现服务全覆盖
魏城中心卫生院服务覆盖魏城镇及周边行政村,着力构建“全覆盖、高精度”的签约网络,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对重点人群精准化识别,分类施策,并多渠道提供便捷化签约。
辖区被划分为40个服务网格,组建了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卫人员、乡村医生等构成的26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每支团队负责1~2个网格,确保“户户有医生,人人享服务”。依托居民健康档案和前期摸排,对签约居民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和分类,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专项管理台账。
截至目前,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92.3 ,常住居民签约率达78.6 。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级管理超过6200人,规范管理率达85 。
“签约有感”为核心
追求服务温暖度
签约服务的价值在于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关怀与便利,该院提出三大服务理念:主动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延伸服务,做健康的“管理者”;联动服务,做转诊的“引路人”。
家庭医生变“被动坐诊”为“主动上门”,团队定期开展随访,对行动不便、失能半失能老人、孕产妇、新生儿等提供上门巡诊、送药、康复指导等服务。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长处方服务,减少患者开药往返次数;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开设“健康小屋”,提供自助健康检测和健康指导。
同时,医院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绵阳市游仙区人民医院等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开通绿色转诊通道。
“健康可及”为目标
探索工作新方法
经过实践,魏城中心卫生院总结出“一卡一微一平台”智慧赋能、“三师共管”团队协作等工作方法。
一卡:为每位签约居民发放“家庭医生联系卡”,清晰标注联系电话、服务内容、监督电话,确保24小时沟通渠道畅通。一微:建立“魏城家医”微信公众号和各团队微信服务群,定期推送健康知识,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服务。一平台:充分运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动态更新、信息共享、服务提醒、绩效评价智能化。
在每个团队内部,明确“全科医师、公卫医师/护士、乡村医生”的职责分工。全科医师负责医疗技术核心;公卫人员负责健康档案、随访管理和公卫项目落实;乡村医生负责信息摸排、协助随访和基础服务。“三师共管”协作,形成管理合力。卫生院通过制定绩效考核细则,将核心指标量化积分,考核结果与团队绩效收入、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有效调动了团队积极性和主动性。 (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