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09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患者拍视频记录抗癌经历
传递勇气 表达感谢

       本报讯(记者 侯文瑾)近日,一名在德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刘先生,通过个人视频号社交平台,将自己从发现癌症到积极抗癌的心路历程剪辑成短视频,向网友分享了真实的抗癌经历。视频中,患者不仅传递出乐观面对疾病的心态,还表达了对医护人员专业细致照护的肯定与感谢。

       时间拉回一年前,一纸直肠癌晚期的诊断报告,彻底打破了刘先生平静的生活。2024年5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杨勇成为刘先生的治疗组长,当时,刘先生直肠内的肿瘤直径超过8.5厘米,体积堪比鹅蛋,堵塞肠腔形成肠梗阻,造成腹痛及排便困难;更严重的是,肿瘤已浸润穿透刘先生的肠壁,癌细胞出现扩散,医生无法对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

     “我曾无数次想过放弃,但肿瘤科医生喻歆的一句话,让我重新坚定了配合治疗的决心。”刘先生回忆。“你可以洒脱看淡生死,选择放弃治疗,但你的家人们,会因此愧疚一生。”这句简单却有分量的话,让刘先生瞬间读懂了“责任”的意义。在医生与家人的鼓励下,他开始积极配合治疗,进行腹部结肠造口手术,暂时解决了排泄问题。待恢复饮食,身体抵抗力提高后,他又转入医院肿瘤科,开始接受靶向治疗与化疗。

       这一阶段治疗期间,恶心、呕吐、厌食、失眠、药疹等副作用接踵而至,引发的关节、韧带疼痛,让刘先生下床都难。医护人员的守护再次为他坚定信心,“或许正是这份精神上的抚慰与力量,让我再次看到了希望。”

       在药物治疗与精神关怀的双重作用下,后续的免疫治疗进一步唤醒了刘先生体内的免疫防御体系。“看到肿瘤标志物逐月下降的曲线变化图,我更有信心了。”此后,刘先生转回胃肠外科成功接受了肿瘤根治手术,并完成了结肠造口还纳,恢复了经肛门的正常排便功能。他在网上发布短视频,在激励更多患者的同时,也感谢为他“披星戴月”辛勤付出的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