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主题推进活动在山东烟台举行。本次活动以“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为主题,聚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进一步推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抓早抓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
不少家长在带孩子检查视力时,也听医生提起过“远视储备”这个概念。那么,远视储备到底是什么?如何测得准确的远视储备?它与近视有什么关系?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远视储备
每个孩子出生时,眼睛都自带一个“视力银行账户”,里面存着一笔“钱”,这笔“钱”就是远视储备,也叫生理性远视。若过早耗尽,孩子就容易近视。保护远视储备,就是守护孩子的视力未来。
远视储备的重要意义
对抗近视的“缓冲垫”:眼轴增长过快是导致近视最主要的原因。远视储备就像一道保护墙,能够延缓眼轴的过快增长。
消耗不可逆:远视储备是“消耗品”,一旦被过度消耗,则无法恢复。如果消耗速度过快,眼轴提前增长到正视状态甚至更长,孩子就近视了。
定期监测孩子的远视储备量,是预测近视风险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储备值低于同龄人正常水平,就是近视的早期预警信号。
如何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
一般情况下,通过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眼轴长度、视力情况可以大致了解远视储备情况。但是,如果要知道确切的远视储备值,就要做睫状肌麻痹验光——俗称“散瞳验光”。
为什么散瞳:孩子的眼睛调节能力非常强,容易掩盖真实的屈光度数,尤其是远视度数。只有用散瞳药暂时麻痹负责调节的睫状肌,才能测出真实的远视储备值。
什么时候检查:建议孩子3岁左右进行第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重点关注远视度数是否超出正常年龄范围,并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通常3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
透支远视储备的行为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持续阅读、写字、画画、拼乐高、玩手机或平板、看电脑等超过30~40分钟不休息。
用眼环境光线不足:在昏暗或晃动的环境下看书、看屏幕。
缺乏户外活动:户外自然光是保护视力的关键因素。
读写姿势不正确:趴着、歪着、躺着看书,眼睛离书本或屏幕太近。
睡眠不足:影响眼睛休息和发育。
保护远视储备的方法
“目”浴阳光,多多益善:每天保证2小时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阳光能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有利于眼球正常发育,抑制眼轴过快增长。这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方法。
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太长:遵守“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抬头眺望远方20英尺(约6米)的远处,至少20秒。如非学习必要,尽量少用电子产品。
充足适宜的光线:读写时使用房间顶灯+台灯双光源,使光线均匀、无频闪、不刺眼。台灯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读写时“一拳一尺一寸”,即握笔手指距笔尖一寸(约3厘米),胸口离桌沿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每天保证8~10小时睡眠,保持营养均衡,不挑食,减少糖分的摄入。
定期做眼科检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定期(尤其学龄期)进行散瞳验光监测远视储备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阅读延伸
儿童近视的四大谣言
当孩子揉着眼睛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时,总有人热心地给家长“支招”,比如“先别给孩子配眼镜,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平时不用戴眼镜,上课戴着就行”……这些听起来头头是道的建议,其实藏着不少坑。现在就来揭开这些谣言的真面目,别让错误观念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
谣言一:孩子太早戴近视眼镜会加深度数
真相:不戴眼镜才会加重近视。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视物不清后,抱着“能拖就拖”的心态,生怕过早给孩子戴眼镜会让近视“一发不可收拾”。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当孩子眯着眼睛、歪着头努力看清黑板上的字时,会让肌肉一直紧绷着干活,睫状肌过度疲劳会加速近视发展。
一般情况下,近视高于100度的儿童就需要佩戴眼镜进行屈光矫正了。如果孩子已经频繁揉眼、凑近看东西,哪怕只有50度,家长也不要犹豫。及时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能帮助孩子看东西更加清楚,缓解视疲劳,延缓近视的发展。
谣言二:戴近视眼镜久了,眼睛会变形
真相:眼睛变形与近视度数有关,而非戴眼镜。
有人觉得,近视眼镜戴久了,眼睛会变形,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近视患者眼睛变形,主要是因为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增高,眼轴逐渐变长。特别是高度近视的人群,眼球突出的现象更加明显,但这和戴眼镜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孩子觉得戴框架眼镜不太方便,或者觉得眼镜遮住了眼睛,可以考虑使用角膜塑形镜、离焦软镜等角膜接触镜,尤其是对于有近视控制需求的孩子来说。
谣言三:不学习时可以不戴近视眼镜
真相:建议持续佩戴,特殊情况除外。
有人认为,孩子不学习的时候不用戴近视眼镜,这种观点并不正确。戴近视眼镜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视物更清晰,因为只有看得清楚,眼睛的调节才能处于最放松的状态。即便孩子的近视度数不高,也建议持续佩戴眼镜。一方面,持续佩戴眼镜能够让眼睛的屈光和调节状态保持稳定,防止因看不清而加重眼睛疲劳,进而加重近视。另一方面,现在不少孩子佩戴的是具有防控近视作用的功能镜片,每天至少需要佩戴10至12小时,才能达到理想的近视防控效果。当然,在进行篮球、足球等剧烈的体育运动时,出于安全考虑,孩子在不戴眼镜也能看清的前提下,可以暂时摘掉眼镜。
谣言四:散瞳会伤眼睛
真相:散瞳是安全的。
有的家长担心,散瞳验光会伤害孩子的眼睛。实际上,对于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而言,如果要进行较为准确的医学验光检查,散瞳是必要的步骤。由于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能够使睫状肌充分放松,同时散大瞳孔,让眼睛处于调节放松的状态,这样得到的验光结果才更加准确。
一般情况下,快速散瞳验光的恢复时间大概为6~7小时,中效散瞳验光的恢复时间为3天左右,慢速散瞳验光的恢复时间为3周左右。散瞳后,孩子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怕光、看近处模糊的情况,这虽然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并不会对眼睛造成实质性损害,家长无须过度担心。(本版文字综合新疆空军总医院、健康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