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推进老年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成都高新区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健康敲门行动”为前端,以社区护理中心为专业核心,建立“主动发现、精准评估、上门干预、持续管理”的社区老年健康服务新模式,为辖区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系统化上门医疗护理服务。
健康敲门
从“等求助”到“送服务”
“健康敲门行动”重点解决行动不便老人的就医难题。家住科园社区的百岁老人曹婆婆,因吞咽困难需长期留置鼻饲管,且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长期卧床行动不便。加之其所住的老楼没有电梯,就医十分不便。社区获悉情况后,迅速协调家庭医生与专科护理小组上门,医护人员评估其健康状况后,为其更换了鼻饲管并指导家属护理方法。“服务到家,真是太贴心了!”曹婆婆的家人连连称赞。
这样的暖心场景并非个例。89岁的罗布(化名)爷爷从拉萨来蓉治病,在女儿家休养期间不慎拔脱尿管,家属紧急联系家庭医生后,护理小组冒雨上门重新置管,并示范紧急处理方法,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护理中心
专业力量托底服务质量
“健康敲门”发现需求,而专业的响应与处置则依赖于强大的中台支撑——社区护理中心。该中心整合了家庭医生团队与专科护理人才,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区域医疗中心专家资源,形成了“医护一体化”的协作机制。通过“健康敲门行动”,除完成健康评估、体检和巡诊外,还精准满足老年群体在导管护理、伤口/造口护理、呼吸康复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健康敲门行动还在持续深化中发现更多隐藏需求。65岁的黄阿姨因脑梗死后遗症导致下肢瘫痪、小便失禁,需定期更换鼻饲管。医护人员通过敲门走访了解情况后,上门提供鼻饲管置入、皮肤护理等服务。
据了解,该中心建立了“发现-评估-响应-回访”的闭环服务机制:家庭医生在敲门中初步筛查,护理中心承接需求、派出专人、实施干预,再由家庭医生跟踪效果,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实现服务从“有”到“优”的提升。
服务包签约
让健康守护精准落地
据介绍,成都高新区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多样化家庭医生服务包,签订个性化上门服务协议。数据显示,2023年至今,该中心累计服务社区群众1288人,为287名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健康评估与护理服务,开展健康敲门行动1434人次,签订个性化家庭医生上门护理服务包2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