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热水。”
“哦,嗯,对。”
“你又怎么了?”
“都是我的错,行了吧。”
……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像你和对象吵架时说的?感情世界里,我们常觉得男性和女性的“脑回路”不同,令人烦恼的小争吵总是不断,不少男性也烦恼:为什么女生的心思,我总是猜不透呢?
男女思维方式差异大
爱情中的纠纷大多源于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男生女生在恋爱中对待对方的态度和情感需求不尽相同,出现争执在所难免。
心理学家用“三角理论”来解释男女在恋爱中的思维差异。研究表明:男性在恋爱时的思维方式是倒三角形,刚开始热情似火,但随着时间推移,热情会逐渐减退,情感变淡,遇到问题时更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而女性的感情思维则是正三角形,她们的感情投入会循序渐进,时间越久越热情,感情越深。这种相反的恋爱思维,导致男女在恋爱时总会出现诸多矛盾和问题。
科学家证实,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确实存在性别差异,而且这些差异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已出现。平均来看,男性大脑比女性大脑大8 ~10 。女性大脑额叶中控制决策制定和解决问题的部位更大,而男性大脑中的顶叶皮层和杏仁核更大。压力增大时,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激活。男性杏仁核右侧部位活性更强,而女性左侧部位活性更强。这导致男性倾向于通过跑步或独处来解压,而女性则更愿意与朋友聊天以获得安慰。
男女大脑的神经元连接方式也不同,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也不同。例如,心理学界早就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支配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性的支配行为更多表现为自我中心式的支配行为,喜欢唯我独尊,一意孤行;相比之下,女性更多表现为亲社会的支配行为,强调尊重他人意见,促进群体利益。
两性大脑差异源于遗传
那么,这种差异到底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更大,还是生来就带着某种“不同”的设定呢?
演化心理学家认为,男女行为的区别是先天决定的,根本上源于两性在生殖活动上的差异。
男性因为不能怀孕,无法确定孩子是否为自己的亲生骨肉,所以为了能让自己的基因尽可能多地繁衍,采取的一大策略就是和尽可能多的女性交配。这就需要他们拼命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占有更多资源,因此男性在支配他人时更以自我为中心。
女性则相反,她可以怀孕,能确定孩子一定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所以她对自身的社会地位高低不太敏感。但养育孩子需要大量资源,需要他人帮助,所以她会重视搞好自己的社会关系,从而重视群体利益。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两半球之间的神经连接比男性多得多,这可以保证她们更好地将左脑的理性和右脑的感性结合起来,更容易在社会交往中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男性则相对不擅长这种社会交往。但男性大脑半球内的连接比女性多,因为小脑是负责运动控制的脑区,这可以保证他们具有更强的运动能力,这种运动能力在同性之间的社会地位竞争中派上用场(手脚笨拙的人不易捕捉到猎物,也更容易在决斗中被杀死)。
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13岁及以下的男女大脑连接几乎没有差异,但在14~17岁的青春期,差异却迅速扩大。有人认为这说明后天对性别差异的影响,但事实恰恰相反:两性的大脑差异其实正如第二性征的出现一样,是遗传设计好的。
多知一点
男女交往秘籍
男女思维存在巨大差异,但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恋人相处融洽,很多夫妻琴瑟和鸣。在巨大的思维差异中,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该如何相处呢?
男性
多关注细节
男性的“运动思维”更关注结果,所以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明明给出了解决方案,为什么对象还这么“作”。很多争吵正是因为男女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所导致的。
建议男性首先要意识到,女性的关注点往往是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而不是解决方案。在遇到任何问题时,男性应学会先照顾对方的情绪,不要急于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而是先耐心听完她的倾诉,然后给一个温柔的拥抱,也许会更有效果。
女性
正向表达情绪
在恋爱关系中,女性经常会陷入自己对恋爱的幻想中,相对来说有些不切实际,她们对爱情的态度较为苛刻和完美。
为什么恋爱中的女性在伴侣眼中有些无理取闹?归根结底是因为女性太在意情绪变化,太在意伴侣带给自己的感受,更在乎伴侣对自己的态度。
如果想让一段感情长期处于良性循环,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女性要学会正向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沟通中不抱怨、不指责、不命令、不讽刺。对方排斥的不是你的需求和愿望,而是你对待他的方式。即使出发点无可挑剔,也必须找到更有效的方式,选择让人感觉舒适、温暖的措辞,恰当表达内心的愿望。
同时,沟通时的腔调和语气,不经意间可能流露出质问、讯问的意味,也容易使男性产生抗拒、排斥的心理。(本版文字综合《北京青年报》《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