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区推出的“6+6+7”护理服务模式,其核心优势在于它系统性地整合了环境管理、专科护理和人文关怀三大维度,特别针对患儿及其家庭的需求,旨在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优化就医体验、促进康复并提高满意度。
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S”管理(环境与安全基础)
整理(Seiri):通过整理,区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清除现场不需要的物品。
整顿(Seiton):对必需品进行科学布局、定量定位、标识清晰,方便取用和归位。
清扫(Seiso):严格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保持干净明亮,并检查维护设备设施。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效果,形成标准。
素养(Shitsuke):培养医护人员遵守规则、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安全(Safety):识别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保障患儿、家属和员工的安全。
“6项”专科护理(保障安全、提升质量、促进康复)
聚焦儿科高风险、高关注度的专业技术领域,体现精准化、标准化、专业化护理。
安全用药管理:精准计算与双人核对,高风险药物(如大环内酯类、葡萄糖酸钙、氯化钾等)使用流程,儿童适宜给药途径指导,用药不良反应监测与应急处理。
静脉治疗与血管保护:儿童静脉通路建立与维护,防渗出/外渗管理,静脉炎预防与处理,输液速度精准控制。
营养支持与喂养安全:个性化喂养评估,喂养技术指导,防呛咳/误吸策略,营养不良高风险筛查与干预。
皮肤黏膜完整性保护:婴幼儿臀红/尿布皮炎分级预防与护理,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预防,压疮风险评估(Braden Q量表)与体位管理。
呼吸道管理与氧疗安全:雾化吸入规范操作与配合指导,氧疗监测,呼吸道感染隔离措施与呼吸机管理。
中医贴敷治疗护理专项:需融合中医辨证施护与儿童生理特性,构建标准化路径,减少儿童口服药抗拒/注射创伤,通过透皮吸收发挥疗效;绿色安全、副作用小、患儿接受度高(尤其婴幼儿)。
“7项”特色服务(人文关怀与体验提升)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强调沟通、尊重、建立信任基础。
满足患儿及家庭的心理社会需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家长掌握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增强出院后的照护能力。缓解患儿住院的恐惧、分离焦虑和不适感,通过游戏等方式表达情绪、适应环境。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提供定制化的安慰和鼓励。
提升就医体验和满意度:让患儿和家长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被支持,大大改善住院期间的总体感受。透明化的沟通和家属参与决策增加了信任感和控制感。
促进患儿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游戏活动、同伴互动(如条件允许)有助于维持其社会性发展,减少住院对其心理的负面影响。
提供延续性支持:出院指导和随访确保护理的连续性,帮助平稳过渡,降低再入院风险。
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将家庭视为合作伙伴,支持和赋能,共同参与患儿的照护和决策。
正向激励与康复文化营造:勇敢者奖励计划、治疗依从性激励、病区节日活动/生日会。
“6+6+7”模式的综合优势
系统性优化:覆盖环境安全、专业技术、人文关怀三大护理核心领域,形成完整闭环。
高度契合儿科特点:充分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疾病特点、心理需求及家庭在照护中的核心作用。
提升质量与安全:通过标准化、专业化显著降低风险,保障患儿安全,提高护理效果。
显著改善体验:极大提升患儿(减少恐惧痛苦)和家长(减轻焦虑无助,获得支持赋能)的满意度。
提升护士价值感和效率:清晰的工作指引和目标,减少环境干扰,专注于专业服务和人文关怀,提升职业成就感。
塑造品牌形象:展示病区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水平和服务理念,提升医院口碑和竞争力。
总而言之,“6+6+7”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并非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通过结构化的框架,将儿科护理中最关键的环境安全、专业技术能力和人文关怀有机整合,形成一套高效、温暖、专业的服务体系,最终实现保障患儿安全、促进康复、提升就医体验和满意度的核心目标。 (南江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