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泰康医院叶飞轮:
“真正的医美不是流水线作业”

       谈及如何平衡商业与医德,叶飞轮指向墙上“希波克拉底誓言”匾额:“美应该是生命的绽放,而不是痛苦的根源。”

       1989年夏天,叶飞轮因体检原因与蓝天失之交臂。站在人生岔路口,鲁迅“医者救身,师者救心”的话语点亮了他的新方向。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就此开启了他的从医路。

       从肿瘤外科的生死战场到远赴国外精研抗衰老技术,叶飞轮的职业生涯充满戏剧性转折。2000年,当医院领导将新成立的医美科室交到他手中时,这个曾认为整形是“小儿科”的外科硬汉不会想到,自己将亲历中国医美行业的“黄金时代”。

     “真正的医美不是流水线作业。”在四川泰康医院窗明几净的诊室里,叶飞轮展示着一张三维面部解剖图,“就像庖丁解牛,我们要读懂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密码’。”如今他带领的50人团队,每年完成上千台从先天畸形修复到高难度美容手术。

       2021年的一个深夜,急诊室推来一位面部青紫、半身瘫痪的年轻女性。某机构违规注射的玻尿酸栓塞了她三处动脉,右眼已丧失光感。“每延迟一分钟,坏死的组织就多一分。”叶飞轮团队在未知注射成分的情况下,冒险启动溶栓手术。

       手术台上,那双被赞誉“兼具鹰的锐利和女性的温柔”的手,精准避开脆弱的血管网。当监护仪显示血流恢复的波形时,护士长发现叶飞轮的白大褂后背已完全湿透。3个月后复诊时,患者不仅视力恢复,还带来了亲手编织的平安结。

       对于叶飞轮而言,“每一台手术都是一次艺术创作,而患者的重生就是最美的作品。”叶飞轮翻开一本泛黄的病例集,里面记录着数百个类似案例,“我们要修补的不仅是组织缺损,更是破碎的自尊心。”

       一次,18岁大学生小林摘下口罩,露出了先天性副耳,诉说着同学们称他为“外星人”的痛苦经历。叶飞轮发现他手腕上有自伤的疤痕后,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术后半年随访时,这个曾抑郁休学的年轻人已成为校园乐队主唱。

       然而,并非所有求美者都能如愿。面对执着要求“明星同款鼻”的少女,叶飞轮果断拒绝:“你的鼻梁高度完全在正常范围内。”随后的心理评估显示,女孩的容貌焦虑源于长期校园霸凌。“好医生应该做‘守门人’,而不是商业化的推手。”他如是说。

       谈及如何平衡商业与医德,叶飞轮指向墙上“希波克拉底誓言”匾额:“美应该是生命的绽放,而不是痛苦的根源。” (宁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