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5年07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甲状旁腺手术后 手脚发麻或是“骨饥饿”
□王方

       做完甲状旁腺手术后,突然出现手脚发麻、肌肉抽搐,甚至感觉像被无数根小针扎?别急着怪“缺钙”,这可能是你的骨头在疯狂“抢钙”。

       这种现象有一个医学名词——骨饥饿综合征(HBS)。它会导致血钙断崖式下跌,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心脏停搏等致命风险。

       HBS:骨骼的“报复性抢钙”

       机制揭秘

       术前“掏空”骨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如甲状旁腺腺瘤),长期高水平的甲状旁腺激素(PTH),迫使骨骼“拆骨补血”,大量钙释放到血液中,导致骨骼脆弱如饼干。

       术后“疯狂补仓”:病变甲状旁腺切除后,PTH骤降,骨骼启动修复模式,疯狂吸收血钙,导致血钙被瞬间“抽干”。若不及时补充,轻则手脚发麻,重则心脏停搏!

       高危人群

       术前骨质疏松或骨折、碱性磷酸酶(ALP)超高、维生素D严重不足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肾病患者)术后HBS发生率高达51 ~92 ,远高于原发性患者。

       症状分级

       轻度预警:手指/脚趾发麻、夜间小腿抽筋。

       重度警报:全身抽搐、喉痉挛窒息感、心律失常甚至昏迷。

       90 的人踩过的误区

       误区1:补钙像喝奶茶,口服钙片慢慢来

       真相:HBS是急性低钙血症,口服钙片吸收速度如“骑自行车追高铁”,静脉补钙才是“救心针”。

       案例:患者术后仅口服钙片,3天后血钙骤降至5.8mg/dL(正常8.5~10.2mg/dL),濒临心脏骤停。

       误区2:补钙不补维生素D和镁,等于白给

       维生素D是钙的“顺风车”:活性形式(骨化三醇)能将肠道钙吸收效率提升3倍。

       镁是钙的“安全带”:低镁会抑制甲状旁腺代偿功能,导致补钙效果减半。

       误区3:切了病灶就万事大吉,忽视术前准备

       术前必做:补充维生素D(目标:25-羟维生素D≥30ng/ml)、使用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抑制骨吸收。

       数据支持:术前双膦酸盐可使术后骨抢钙力度减半;维生素D缺乏者HBS风险增加。

       保命3招:打赢“钙”卫战

       第1招:术前“囤钙”计划——给骨头提前发“年终奖”

       维生素D“充电”:术前3个月监测,严重缺乏者需每周5万单位维生素D3连补8周。

       双膦酸盐“封印”骨头:术前注射唑来膦酸,让破骨细胞“躺平”。

       第2招:术后急救3步走——黄金24小时行动指南

       静脉补钙:先救命再治病。血钙<7.5mg/dL时,立即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每日补充元素钙1~3克。重点提醒:推注速度别超50mg/分钟,否则血管可能“辣到抗议”。

       补充骨化三醇:开钙吸收“外挂”。每天0.25~0.5μg骨化三醇,肠道钙吸收效率飙升3倍。但需每周查血钙,防“补过头”引发肾结石。

       镁剂打辅助:给补钙上双保险。血镁<1.8mg/dL时,静脉滴注硫酸镁2~4g。

       第3招:长期监测防反扑

       血检频率表:术后1周,每天查血钙;1个月后,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

       居家补钙套餐:钙片,选碳酸钙(随餐吃)或柠檬酸钙(胃不好的人优选),每天1~3g分三次服用;维生素D,普通D3每日2000IU打底,搭配骨化三醇灵活调整。

       终极清单

       患者必做3件事

       术前抄作业:主动要求查骨代谢五项(血钙、磷、PTH、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

       术后72小时警戒:床边备好钙剂,出现抽搐立即舌下含服钙片,注意需要争分夺秒。

       和医生组CP:即使无症状,也要坚持随访至少1年,防止HBS杀回马枪。

       医生珍藏攻略

       特殊人群:儿童/孕妇需个性化方案;肾结石患者慎用骨化三醇;心衰患者静脉补钙需控速。

       药物影响:长期用利尿剂、抗癫痫药者需额外补钙。〔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