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ICU(重症监护病房)里,监护仪的滴答声中融入了一抹温暖的“和声”——翻动报纸的沙沙声。近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蒲江医院ICU里,一位脑梗重症患者发出“我想读书”的心愿,医护人员立刻响应,帮助他阅读报纸。这独特的“读报时光”,不仅是患者康复的曙光,更是人文关怀浸润患者生命的动人篇章。
读书心愿传递康复信号
今年5月,患者张先生(化姓)突发急性脑梗死,呼吸衰竭、意识模糊,被紧急送入四川省人民医院蒲江医院ICU。医疗团队火速展开生死营救:呼吸机维持、精准抗感染、全方位支持……
“每一秒都在与死神竞速。”主治医师邱春花回忆。
在团队的守护下,张先生生命体征逐渐趋稳。6月初,他终于脱离呼吸机,平稳的呼吸声如同生命最动听的乐章,奏响康复的希望。此时,一个愿望从他口中说出:“我想读书。”
“救回生命是起点,帮助患者重拾生活希望,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ICU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洋表示。对于重症患者,主动阅读是认知与功能复苏的积极标志。
心愿即刻被“点亮”。护士迅速递上当日报纸,细心调整病床,运用“阅读疗法”,轻声朗读、交流感受。这份专属的温情,有效抚平了张先生的焦虑与创伤。
人文护理守护生命希望
从此,每日固定的“阅读时间”,成为张先生与ICU的温馨约定。他专注阅读,常与医护分享感悟。在精神支持与专业康复的合力下,张先生恢复迅速,现已康复出院。
这充满温度的“读报声”,源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蒲江医院深耕的人文护理“沃土”,心灵呵护被系统性地编织进诊疗全链条。
“我们用技术守护心跳,更用温度守护希望。”刘洋介绍。这份温暖,已转化为看得见的“硬核”成效。自2023年起,四川省人民医院蒲江医院ICU保持“零”意外拔管纪录,谵妄发生率由56 降至12 ,家属满意度持续超98 。 (夏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