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都不能表达我的心情,就‘靠谱’俩字。这是我这大半年时间康复下来,心里最实在的感受。”从ICU里与死神四度交锋,五次手术险象环生,历时10个月康复从昏迷到活动自如的张女士握住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道。
意外突至
多科携手护生机
去年9月的一个清晨,送孩子上学的张女士遭遇车祸,瞬间被推入生命绝境。重度颅脑损伤、胸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多根肋骨骨折、肺挫伤、肝脾挫裂伤……一连串诊断如同惊雷,让这个原本就普通的家庭雪上加霜。
面对这例集全身多处重伤的极危重症患者,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等科室专家第一时间组建MDT团队,4次进出重症监护室与死神博弈,5台大型手术精准修复受损肌体,从ICU到骨科病房再到康复医学科,5个科室的接力治疗如同为生命铺设了一条重生之路。全院20余次多学科会诊,每一次都是对病情的精准研判,每一个治疗方案的调整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
医患同心
数月鏖战助重生
10个月的救治历程,是张女士与伤痛的顽强抗争,也是医护团队与时间的赛跑。从深度昏迷到能清晰对答,张女士丈夫记得医生第一次说“她能认出人了”时,病房里压抑已久的哭声;从卧床时连翻身都需旁人协助,到5个月后第一次离床时的喜极而泣,康复治疗师用专业与耐心,陪着她一点点找回身体的控制权。体重减轻40斤的数字背后,是肌体与伤痛的鏖战,也是医患同心的见证。
“刚能拄拐走两步那天,她拉着我的手笑出了眼泪。”康复治疗师杨巧回忆起张女士的康复点滴,眼里满是欣慰。从解不出小便的窘迫到大小便完全自理,从需要家人全程照料到逐步实现生活部分自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浸透着汗水。
出院前夕,张女士亲手将一面写着“靠谱”二字的锦旗送到医护人员手中。这两个朴素的字眼,胜过千言万语,是对数十名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的最高礼赞。“在最绝望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们全家底气。”张女士的丈夫说,这面锦旗承载的不仅是感激,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