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园餐”问题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对校园食品安全的高度关切。校园食品安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牵动着更广泛的育人思考。
校园食品安全涉及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等多元主体,是构建多方参与的育人共同体的一股特别力量。学校作为这个系统工作中的支点角色,一是要在家校合作中增强家长信任,透明地向家长通报食品采购、加工等情况,邀请家长参与食品安全监督,鼓励家长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二是要推动学校与政府的协作。既积极获取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支持、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等资源,也向政府反馈食品安全治理中的问题和需求,为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提供制定标准、加强监管的决策参考,共同打击校园食品方面的不良行为。三是要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如借助食品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加强食品安全标准解读、人员培训等服务,积极处理网络平台等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和举报等,时刻拉紧社会共治的准绳。
校园食品安全防治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能单兵作战。当学生入口的每一餐都足够承载社会的良心、责任与期望,才能真正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据《中国民族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