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各种检查项目如同精密仪器,帮助我们探测身体的奥秘。而尿液检查,这一看似普通的临床检验手段,实则蕴含着大量关于我们身体健康的关键信息,堪称临床检验中的健康信号塔。
尿液,作为人体代谢的终产物之一,成分复杂,包括水、电解质、代谢废物等。肾脏作为尿液生成的核心器官,如同一个精细的滤网,对血液进行过滤和重吸收,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和内环境稳定。当身体出现各种状况时,无论是肾脏本身的病变,还是其他系统疾病引发的代谢紊乱,都可能在尿液的成分和性状上留下痕迹。
在尿液检查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是尿蛋白。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仅有极少量的小分子蛋白质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并且大部分会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因此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常规检测方法难以检出。然而,一旦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大量蛋白质就会漏出到尿液中,导致尿蛋白呈阳性。长期的蛋白尿不仅是肾脏疾病的重要标志,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引发肾功能减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若出现尿蛋白阳性,往往提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这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并干预对于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尿糖的检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血糖的正常代谢依赖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当人体的胰岛功能出现问题,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时,血糖水平升高,超过了肾脏的糖阈值,肾脏就无法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完全重吸收回血液,从而导致尿糖阳性。除了糖尿病,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影响体内的糖代谢,使尿糖出现异常。通过检测尿糖,不仅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筛查,还能为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也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尿液中红细胞数量极少,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即出现血尿,可能提示泌尿系统存在多种问题。泌尿系统结石可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刺激也可能引起黏膜充血、出血,从而使尿液中红细胞增加。此外,肾小球疾病、泌尿系统肿瘤等严重疾病同样可能表现为血尿。白细胞在尿液中增多通常意味着泌尿系统存在炎症,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炎症状态下,白细胞会聚集到感染部位,以对抗病原体,这些白细胞随尿液排出,就会使尿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升高。
尿液的外观和气味也能为我们提供健康线索。正常尿液通常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清晰无混浊。如果尿液颜色异常加深,呈浓茶色甚至酱油色,可能是胆红素尿,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或梗阻性黄疸,提示肝脏或胆道系统出现问题。若尿液呈现红色,除了排除因食用某些食物(如红心火龙果)或药物(如利福平)导致的假性血尿外,应高度警惕血尿的可能。尿液气味异常也不容忽视,新鲜尿液若有氨臭味,常提示膀胱炎或尿潴留;若有烂苹果味,则可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关。
对于大众而言,进行尿液检查并不复杂。一般采用清洁中段尿标本,即先清洗外阴,排出前段尿液后,留取中间一段尿液送检,这样可以减少尿道口细菌等杂质对尿液的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尿液检查作为临床检验中的基础项目,如同一个忠实的健康卫士,默默地为我们守护着身体的健康防线。它能够在疾病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通过尿液中的细微变化发出预警信号。因此,我们应重视定期体检中的尿液检查,及时发现身体的潜在问题,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让健康始终相伴。
(仪陇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