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5年04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探秘药敏试验,守护用药安全
□张凤

       药敏试验,全称是药物敏感性试验,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检测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药敏试验的目的,就是找到能够最有效抑制或杀死这些病原体的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的用药依据。

       药敏试验的重要性

       精准用药,提高疗效:在面对感染性疾病时,精准选择合适的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例如,对于肺炎患者,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可能无法有效杀灭引发肺炎的病原体,导致病情延误。而通过药敏试验,医生可以明确知道哪种抗生素对患者体内的病原体最为敏感,从而精准用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避免滥用抗生素,延缓耐药菌产生:目前,抗生素滥用是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耐药菌一旦出现,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就可能失去作用,使得后续治疗变得异常艰难。药敏试验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哪种抗生素该用、该怎么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从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保护我们现有的抗生素资源。

       降低医疗成本和风险:不恰当用药可能导致患者多次就医、接受更多检查和治疗,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和身体负担。药敏试验指导下的精准用药,可以一次性选对药物,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同时降低因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风险,让治疗过程更加安全、经济、有效。

       药敏试验的流程

       采集样本: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采集相应的样本。比如,对于呼吸道感染患者,可能采集痰液;对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则采集尿液;若是伤口感染,会采集伤口分泌物等。样本采集过程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样本,以确保采集到的样本准确反映患者体内病原体的真实情况。

       培养病原体:采集到的样本被送往实验室后,技术人员会将其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为病原体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让它们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为1~2天,有些特殊病原体的培养时间可能更长。通过培养,我们可以得到足够数量的病原体,以便进行后续的药敏试验。

       做药敏试验:培养出病原体后,技术人员会将含有不同抗菌药物的纸片放置在涂满病原体菌悬液的培养基上。这些抗菌药物会在培养基中扩散,抑制或杀死周围的病原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观察病原体在药物纸片周围的生长情况。如果病原体在某药物纸片周围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形成一个透明的抑菌圈,说明该病原体对这种药物敏感;抑菌圈越大,表明病原体对该药物越敏感。反之,如果抑菌圈很小或没有抑菌圈,就意味着病原体对该药物耐药或不敏感。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

       药敏试验结果通常会用“敏感”“中介”“耐药”三个术语来表示。“敏感”意味着使用常规剂量的该药物就能有效抑制或杀死病原体,治疗效果较好;“中介”表示病原体对该药物的敏感性处于临界状态,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耐药”则说明该药物对病原体基本无效,使用它进行治疗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延误病情。当患者拿到药敏试验报告后,一定要交给医生进行专业解读,医生会根据结果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了解药敏试验,对于我们每个人合理用药、维护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当我们或家人出现感染症状去医院就诊时,如果医生建议进行药敏试验,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因为这可能会让治疗更加精准有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感冒发烧时不要随意服用抗生素,而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通过合理的检查确定病因后再进行治疗。这样既有助于我们自身的健康,也能为全社会防控耐药菌贡献一份力量。 (仪陇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