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5年04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帮13岁儿子戒掉手机瘾
□禾苗

       教育孩子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有父母说是玩手机。面对网络成瘾的孩子,他们焦虑却无计可施。怎么才能把孩子从手机中拉回来?

       本期,分享一位妈妈帮13岁儿子成功戒掉“手机瘾”的经历。

       为了手机,儿子跟我激烈冲突

     “你给我滚!”

     “你怎么不去死啊?”

     “你再逼我我就去跳楼!”

       回想儿子沉迷手机的那段日子,真的苦不堪言。手机,把他的魂都给勾走了。

       有天晚上,我把他的手机拿走,不让他打游戏。他就像疯了一样,对我拳打脚踢,砸东西,嘴里骂骂咧咧。我没法控制住情绪,也砸回去打回去。家里,满地狼藉。我的胳膊、腿上,到处都是淤青,手指还流血了。儿子看都没看一眼,拿起手机就把自己锁在了卧室里。

       丈夫回到家,也埋怨我不会教育孩子,把儿子养废了。我自认为做得够好了,对手机我一直严防死守。上初中后,儿子几次要我买手机,都被我强势压下来。需要在手机上完成的作业,我全程盯着,写完我就把手机收回来。

       在我的严密监督下,现实狠狠打脸。初二上学期,儿子每周花10元钱,从同学那里租手机。每天偷偷玩,到凌晨两三点。有次被我撞了个正着,我一下失去理智,甩了他一巴掌。儿子当时捂着脸,瞪着我吼:“你凭什么打我?凭什么进我房间?”

       儿子开始跟我冷战,一个星期不说一句话。更彻底摆烂,不写作业,去学校就趴桌上睡觉,考试不及格。在家也不避着我,整天捧着手机,说他就摔门,甚至动手。

       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努力,孩子还是被手机毁掉了?带着这个困惑,我开始找答案,发现一开始我就做错了……

       我意识到,光禁止是没用的

       我了解到一个词,叫——手机“兴奋剂效应”。也就是说,手机本身就会像毒品一样让人迅速上瘾。尤其是青春期孩子。他们大脑发育不成熟,多巴胺分泌旺盛,更容易沉迷其中。我越禁止,手机对孩子的诱惑越大。而且不同性格的孩子,成瘾程度也会不同。

       有研究发现:好胜心强、自尊心低、压力大的孩子,更容易上瘾。细细想来,儿子沉迷手机并不意外。儿子本身好胜心就强,小学一直是班上前几名。升入重点中学,学习任务重,难度加大,他越学越吃力。我很焦虑,没想着帮他解压,反而报了好几个辅导班。但儿子成绩依然没上去,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他有两门没及格。他当时很沮丧,说不想上学,我没放在心上,只是说:“一次失败就放弃了?把卷子拿出来,我们复盘一下。”

       他的压力被我忽略,一次次的打击,更让他失去动力。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儿子偷偷租同学手机,一步步沉沦。看到他成绩下滑,我越指责,他就越逃到虚拟世界寻找满足感。恶性循环之下,导致的结果就是——除了打游戏,再也没有兴趣去做其他的事情,对现实世界无感;拒绝与外界沟通,封闭自己,情绪越来越暴躁,波动越来越大;失去行动力,一遇到问题,不是想着去解决,而是躲避在网络世界……

       看到儿子一步步沉沦,我决心作出改变。没想到,奇迹真的出现了。

       赢了人心,才能赢得孩子

       怎么改变呢?

       1.让孩子听我说话:重建亲子沟通。因为手机问题,孩子已经把我当成了仇人,拒绝沟通。缓和关系是第一步。我给儿子买了一部手机,也不限制他的使用。我的关注点,则是他在手机上玩什么。他玩的游戏,我也去玩;他看的短视频,我也看。游戏输了,我就向他请教。刚开始,他懒得搭理我,黑着一张脸就去了卧室。我也不气馁,有时故意大声说:“哎呀,我怎么又输了,太差劲了!”儿子就会忍不住开始指导,我们紧张的关系有了缓和。先有关系,才有教育。孩子愿意听我说话,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很多。

       2.共同制定使用规则:物理隔断。手机不是问题,善用手机才是关键。在与儿子关系变融洽以后,我也慢慢培养他的自制力。当然不能强行命令,有次我试探着问他:“你如果以后想做电竞选手,妈妈也是支持你的。”“妈妈别开玩笑了,又不是谁都有机会。”“太可惜了,我还以为我们家会出一个电竞天才呢。”“别了吧,我还是走学习这条路靠谱。”我就顺势引导他,如果要考大学,可能不能花太多时间玩手机。

       其实孩子也知道玩手机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最后,我们一起商量了使用规则: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小时,周六和周日则每天两个小时。

       刚开始,儿子无法严格执行,经常到了时间也不上交手机。我没有强制没收,而是给他留出适应时间,灵活掌握。对于成瘾一段时间的孩子,步子不能一下迈太大,慢慢来,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也不会产生排斥心理。现在,儿子基本上能按照我们规定的时间来。当然,也得益于我做的另外一件事。

       3.找其他兴趣爱好:转移目标。孩子玩手机,往往是因为现实生活没有吸引他们的事物。我们家长,可以帮孩子找到。有段时间,我发现儿子关注了很多骑行博主。我默默记住了这一点。

       春节时,我买了两辆山地车,和他一起骑回老家。花了5个小时,虽然很累,但儿子全程都很激动。从此,儿子爱上了骑行,周末或假期都会拉着我去公园、郊外骑行。在现实世界得到了滋养,他对手机的依赖也就没那么强了。

       看到儿子的改变,那些流过的泪,已经不算什么了。

       我很喜欢一句话:“你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如果你使劲特别大,感觉特别累,孩子也特别痛苦,那么一定是方法错了。”

       其实只要方法对了,教育孩子就是一个越来越轻松的过程。 (据洞见父母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