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5年04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2克小胶囊 重启84岁患者“心”希望

     “现在感觉好多了,早知道恢复这么快,我就不担心了!”在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的病房里,84岁的李爷爷精神奕奕,笑着和医护人员说道。谁能想到,几天前,他还在生死边缘徘徊。

       李爷爷前段时间常常头晕,甚至出现了眼前发黑的症状,家人赶忙将他送到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检查结果令人揪心,李爷爷的心跳每分钟仅36次,远低于正常范围,心脏随时可能骤停。传统的起搏器植入手术,需要切开胸壁皮肤,经血管植入导线和起搏器。但对于高龄的李爷爷而言,手术风险较大,术后还可能出现感染、导线故障等并发症。正当一家人陷入担忧时,心血管内科主任吴龙飞带来了希望——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3月31日,吴龙飞和他的团队全神贯注,仅用30分钟,就通过导管将一个仅2克重,如同“小胶囊”般的无导线起搏器,精准地植入李爷爷的心脏。术后第二天,李爷爷就能下床活动了。

此次新津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不仅让李爷爷重获健康,也标志着新津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起搏综合治疗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王文静)

       小知识

       小小的“胶囊”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其实,心脏起搏器是一种能实时监测并调节心脏节律的医疗设备,能确保心脏稳定跳动,拯救了无数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而最新一代的无导线起搏器,更是技术革新的代表。它体积小巧,没有导线和囊袋,患者体表无切口、无伤疤,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像一个默默守护心脏健康的“隐形保镖”,大大降低了感染风险,也减少了导线相关的并发症。而且,这款起搏器电池寿命长达15年以上,无须频繁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