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5年04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她,得了“美人病”

       今年28岁的小琪(化名)是一名职业歌手,长相清秀,歌声甜美。然而近两年,让她亮嗓的机会不断减少,原因是嗓子不适越来越严重,咽喉异物感、反酸、烧心频发,使声音逐渐嘶哑、声调变低,失去了原本的音色,唱歌时有堵塞感。“胃里一直反酸水,烧得慌,从胸口一路烧到喉咙,饭吃不好,晚上也睡不好,有几次坐着才能睡一会儿。”到医院就诊后,她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医生询问后发现,原来小琪长期酷爱奶茶、咖啡等甜饮,一天三四杯少不了……

       据相关资料,如今胃食管反流呈年轻化趋势,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因此被称为“美人病”。医生介绍,许多人曾有饱餐、饮酒后,感到一股酸水从胃反流至食道及口腔,有时还伴有胃内和胸部的烧灼感,甚至是反食,这便是胃食管反流。

     “正常情况下,食物入口通过食管经十二指肠到胃部,在胃黏膜分泌的胃酸以及胃液中消化酶等的作用下进行消化分解。胃、十二指肠黏膜因为经常接触有强侵蚀力的胃酸和在酸性环境下被激活能水解蛋白质的蛋白酶,此外还经常受摄入的各种有害物质的侵袭,因此能抵御这些损害因素,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医生说。

       而食管、咽喉、气管等部位的黏膜没有抗酸的屏障。像小琪喝了过量且含糖分高的饮品(如奶茶)等食物之后,会刺激大量胃酸分泌,超过了自身调节的极限,以至于出现胃酸反流,侵蚀、损害食管等黏膜,引起烧心等一系列症状。加之其他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使患胃食管反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病情逐渐加重。

       2023年,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情感障碍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探索了喝奶茶对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潜在影响。这项研究发现:奶茶不仅容易让人成瘾,并且还与抑郁、焦虑有关。

       该研究对5281名大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横断面研究,他们的年龄在15~24岁之间。结果显示,近77 的参与者喝了至少6~11杯奶茶,其中女性和年轻人明显表现出较高的奶茶成瘾水平。

       进一步分析“奶茶成瘾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发现,奶茶成瘾与孤独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呈正相关,较高的奶茶成瘾水平与抑郁症、焦虑的风险显著相关。换句话说,奶茶喝得太多不仅不能给你带来好心情,反而还会增加你抑郁、焦虑、不开心的水平。 (据锦观新闻)


       奶茶有害

       加速皮肤衰老:这是因为糖最终会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食物中添加过多的糖,产生的多余葡萄糖就更容易与蛋白质、氨基酸或脂质反应,产生糖基化终产物(AGEs)。而AGEs能糖化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加速皮肤的衰老。

       龋齿:如果喝完奶茶不及时漱口,其中的糖分会给口腔中的细菌提供“舒适”的生长繁殖环境。细菌和糖联手,就会逐渐把牙齿搞“垮”,最后形成龋齿。到那时候,很多美味的食物就只能看看了。

       心血管疾病:奶茶中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痛风:喝奶茶摄入的果糖还会促进尿酸生成。过多糖的摄入还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间接减少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失眠: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可不低。有研究者对市售奶茶的咖啡因含量进行了检测,42款奶茶样品中咖啡因含量最高和最低含量之差超过了10倍。也就是说,喝一杯450毫升的奶茶,可能会摄入53.1毫克咖啡因,几乎相当于2小包速溶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