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5年04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中心卫生院
积分+中医 绘就体重管理新篇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中心卫生院以“联动干预+中医渗透+积分激励”为核心,通过“重点人群精准画像+普通人群积分激励”双轨机制,将耳穴压豆、药膳食疗等“简效廉”技术嵌入体重管理全流程,打通体检数据、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实现“筛查-干预-激励”闭环,探索基层体重管理新模式。

       政医社携手 “融”出健康新范式

     “三聚合力”,编织立体健康网。万春镇中心卫生院与试点长石社区居民委员会联手,构建“政府统筹+社区动员+专业干预”的协同模式,破解传统医疗“单打独斗”的困境,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域的立体健康网。政府发挥“领航员”作用,统筹规划,调配资源“一路护航”;社区变身“扩音器”与“组织者”,深入街巷宣传推广,召集居民踊跃参与;卫生院则担当“攻坚手”,以专业医疗服务为“利刃”,直击体重管理难题核心。三方各司其职又紧密协同,招募超重居民纳入健康“版图”,确保体重管理落地有声、推进有力。

     “积分引擎”,点燃健康内驱力。创新引入万春镇“四维”健康积分激励机制。运动打卡、知识学习、邻里监督……居民的每一份健康努力都被量化为宝贵积分,这些积分既能兑换医疗项目、中医特色服务(推拿、养生茶包等),还能兑换健康服务宣传品。此举让“积分改变生活,健康赢得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居民从健康“旁观者”摇身一变成为“主角”,主动投身体重管理浪潮。

     “本草智慧”,烹煮健康新滋味。深挖中医药食同源“宝藏”,中医师化身“健康大厨”,根据居民体质“量身定制”饮食调养秘籍。1月,中医药食同源活动在古今山林后厨拉开序幕,3月,“健康厨房”互助班在长石社区正式启动,家庭医生手把手教居民炮制药膳佳肴。中医药不再高深莫测,而是化作餐桌上的美味与日常养生“利器”,“场景式”融入生活点滴助力减重。

       数据述奇迹 故事暖人心

     “数字蝶变”,见证健康逆袭。体重健康管理营开营以来,30位居民率先踏上健康蜕变之旅。在精准干预下,身体指标逐渐向好:人均体重稳步下降,最高减重14公斤,伴随而来的是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趋于平稳。

     “观念觉醒”,掀起健康新风潮。减重小视频、图文链接等科普知识如春风化雨送入居民日常生活中,居民对体重管理与健康生活认知实现“质的飞跃”。社区内“健康话题”热度不断,从被动聆听转为主动参与、分享,“健康生活共同体”氛围日益浓厚。

     “重生之路”,点亮希望灯塔。38岁的李女士便是鲜活例证。她长期被困于办公室这个“方寸天地”,饮食无序、运动匮乏,体重一度飙升至98公斤(身高167厘米,BMI高达35kg/m2),身体频频亮红灯,困顿乏力、月经紊乱。李女士来到卫生院就诊,中医师辨证找出“症结”——脾虚湿蕴型肥胖,随即开启个性化减重计划。5次埋线后,“奇迹”降临,体重降至84公斤,减重14公斤,月经恢复规律,往昔活力重现,她也成为社区健康“代言人”,激励更多人踏上改变之路。 (龚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