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0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月初一 她给医生拜年了
□杨琳 本报记者 侯文瑾

       正月初一清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骨科的颜屈伦医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问候——一段来自云南丽江9岁女孩小马的跑步视频。视频中,小马步伐轻快,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谁能想到,一年多前,这个活泼的小女孩曾面临截肢的风险。

       一年多前,小马在云南丽江宁蒗县大水沟村的家中附近玩耍时,不幸遭遇车祸,被一辆拖拉机的车轮碾压右足,导致右足全足皮肤套脱伤伴脚趾撕脱性离断。事发后,小马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当地医生检查后认为,伤势严重,右足皮肤大面积脱套,足趾撕脱性离断,缺血时间已达15小时,组织坏死风险极高,建议进行踝关节以上截肢。

       听到这个消息,小马的父母心如刀绞。他们无法接受年仅9岁的女儿从此失去一只脚,未来将终身佩戴假肢。于是,他们决定带着小马前往更大的医院寻求希望。他们驱车辗转攀枝花、西昌等地,但多家医院均表示伤势过重,无法保肢,建议截肢。

       就在希望即将破灭之际,小马的父母得知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在显微外科技术方面经验丰富,曾成功完成多例高难度保肢手术,于是立即带着小马赶往成都,找到了该院骨科的刘永光、颜屈伦主任专家团队。

       面对小马的伤情,刘永光、颜屈伦主任团队进行了详细讨论。按照常规治疗方案,截肢是最安全、最快速的选择,但考虑到小马年仅9岁,未来的人生还很长,截肢将对她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经过慎重考虑,团队决定接受挑战,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为小马进行保肢手术。

       手术方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脱套的足底皮肤“寄养”在对侧大腿的皮肤内,并将足背皮肤进行反取皮植皮术;第二阶段,待“寄养”的皮肤成活后,再通过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技术移植到伤足足底。

       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大力支持下,由颜屈伦主任医师主刀,为小马进行了第一阶段手术。手术历时近5小时,顺利完成。术后,小马被送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并接受抗感染、输血等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小马术后恢复良好,住院3周后出院回家休养。

       40天后,“寄养”在大腿皮下的足底皮肤成活良好,小马再次入院接受第二阶段手术。手术由颜屈伦主任医师主刀,历时近6小时,成功将“寄养”的皮肤移植回右足底。术后,小马再次接受了精心的护理,移植的皮瓣基本成活,保肢手术成功。

       经过近两个月的康复治疗,小马的右足及移植的皮肤完全成活,预估可以完全恢复行走及部分跑步功能。如今,小马已经能够自如地奔跑,于是她在春节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她的“救命恩人”颜医生。

     “谢谢你,等我长大了来成都看你,你治好了我的脚。”小马朴实而真诚的话语,让颜医生深受感动。他感慨道:“看到小马能恢复跑步功能,也感受到了我们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价值所在。”

       这个春节,对于颜屈伦和小马来说,都意义非凡。一份特殊的新年问候,不仅承载着感激之情,更见证了医者仁心和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