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62岁的男性乘坐动车时突发胸闷、气喘,随后从南京南站下车被送往南京市中医院。急诊CTA显示患者两肺大面积肺栓塞,左下肢DVT,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血液动力学改变,属于高危肺栓塞。
急诊科立即联系了介入科程大文主任。程大文为患者进行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血栓抽吸和置管溶栓后,患者症状即刻缓解,转危为安。
长时间坐车或飞机,居然有猝死风险?程大文介绍,“一旦出现肺动脉主干或者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时,吸入肺内的氧气不能进入血液循环,容易导致缺氧,非常危险,还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处理。”
据了解,这种情况在长时间坐高铁、飞机经济舱的乘客中很常见,又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实际上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动脉栓塞。并非只有坐经济舱才会出现“经济舱综合征”,任何久坐不活动下肢的情况——例如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还包括日常生活中长时间打麻将、使用电脑、玩游戏、跷二郎腿等都可能会导致。
专家指出,肺栓塞的典型三联征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可达80 ~90 ,多在运动及劳累后出现,大面积肺栓塞可伴重度呼吸困难,并有濒死感。较小的栓子栓塞外周小动脉并出现肺梗死时,可导致梗死部位胸痛,且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较大的栓子靠近肺动脉,可引起右心室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出现心绞痛样胸痛,常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的压榨样疼痛。多数患者可伴咯血。然而,同时出现三种典型症状的患者不足30 ,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引起注意,如晕厥、腹痛、咳嗽、精神异常等。
2025年春运将于1月14日正式启动,春节回家,要警惕“经济舱综合征”,如果不幸中招,又该怎么办呢?专家提醒,首先应选择有相关经验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尽快启动标准治疗。肺栓塞治疗的目的是尽快开通栓塞的肺动脉,并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药物治疗是肺栓塞的基本治疗手段,分为抗凝、溶栓及病因治疗。对于有溶栓禁忌或溶栓失败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手术操作风险较大,有较高的技术需求,应选择有相应条件和经验的医院进行。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