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养宠物逐渐成为不少孩子和年轻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养“纸盒狗”“宠物石头”“芒果核”之后,不少人又养起了黏菌。近日,话题“这届小学生开始养黏菌当宠物”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一些网友表示不明所以;一些网友则认为“这是一款非常小众且很有个性的宠物”,觉得神奇又可爱。
害怕跟不上潮流
孩子闹着要养黏菌
“我要跟不上潮流了!”最近,有小学老师称,现在学生喜欢养一种相当新鲜的宠物——黏菌。也有家长说,自家孩子闹着要养黏菌当宠物,“看不懂了”。
打开社交平台,这种“非常小众且很有性格的宠物”讨论度也不小。“黏菌”的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过357万,“黏菌宠物”的话题阅读量也近145万。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宠物黏菌,有的分享投喂视频和饲养日记,有的炫耀自家黏菌长得漂亮。
在购物平台上,搜索“黏菌”跳出的商品也不少,每一种都有上百人甚至几千人购买。有卖家表示,一开始购买黏菌的买家以大学生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后来买黏菌的小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卖家补充,尤其电视剧《小舍得》的编剧将其中一个孩子的人设设定成爱养黏菌,让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了解了这种非常可爱的生物,不会因为它的名字里有“菌”就害怕它。加之现在很多孩子和年轻人都喜欢养宠物,不哭不闹的黏菌恰好可以陪伴他们读书和工作。
传言黏菌有惊人学习能力
家长纳闷到底能不能养
“能当宠物的黏菌究竟是啥?”不仅是家长,也有很多网友在问。有科普博主介绍:黏菌既不是真菌也不是细菌,而是一种真核生物域-变形虫总群-黏菌纲的生物,无毒无害。
它的一生有两个阶段: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
营养阶段的黏菌叫作原质团,有点像网络状的黏液,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倒木的背面、地砖的缝隙里、腐殖质层里。它们不断分裂成树枝状到处爬行,通过吞噬食物颗粒来获得营养,这样到处爬行找东西吃的样子很像动物。
到了繁殖阶段,黏菌会爬向略干燥、有阳光的地方,并停止进食,整片原质团集体变身,长出一根根像蘑菇或一团团像粉末的子实体,散播孢子。
黏菌会移动,在环境中快速繁殖,还能被颜料染色,展现出比较独特的花纹形状。
互联网上甚至流传了不少关于黏菌的传言,称其拥有惊人的学习能力,能找到取食的最短路径,一旦知道自己在被人饲养就会主动“自杀”等。对此,一名科普博主说自己辟谣多次无果,仍有不少网友相信。
“自然界的黏菌经历从生到死的循环本来就会很快,所谓的黏菌自杀其实都是它们作为生物的本能,自然进入了繁殖阶段,而非受到了人类的影响,它们活着就是为了繁殖。”科普博主说。
此外,由于黏菌是通过四处爬行来觅食,它可以用最短的路线连接环境中的所有食物。2010年,曾有学者用黏菌来模拟“道路”,在培养基中通过堆放食物来模拟城市群,黏菌在培养基里全范围扩张,最终形成一个“交通网”。2019年巴黎动物园还将黏菌作为特殊动物展出,受到社会关注,被誉为最安全的实验生物。
“但以此吹捧黏菌聪明的说法,其实都有点夸张,这也是它的本能,找到食物之后会用最短路线连接食物的行为只是因为这样最节省能量而已。”科普博主说。
黏菌一般不会有危害
但饲养环境须保持清洁
“黏菌既不是真菌也不是细菌,它隶属于原生动物界。”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王琦称,截至目前,全世界共发现黏菌1000多种,黏菌物种个体形态多样,如头发状的发网菌、盘蛇状的蛇形半网菌、酒杯状的高杯菌,生活中常见的黏菌有灰团网菌、暗红团网菌、灯笼菌、粉瘤菌等。
黏菌怎么养?不少网友表示上手并不难,购买材料包时商家有附赠一份比较详细的饲养教程。此外,网友称,黏菌并不算是特别喜欢光的生物,饲养时注意保持温湿度、及时更换垫纸就好,食物一般就喂碾碎的燕麦片,一天大概喂3~5次,其他一些不懂的细节,自己搜索视频看看也能很快明白。
有小学科学老师表示可以作为小朋友的拓展活动来介绍黏菌,小学六年级孩子们会学微生物相关知识,如果真的无毒无害,就可以在科学课上给孩子们做科普。
黏菌具有杂食性,一般不会主动对人体产生危害,但仍需注意保持饲养环境清洁,避免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下饲养。王琦提醒,饲养黏菌时也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直接接触口鼻眼等部位,接触后应当洗手。
“黏菌体内及代谢产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例如脂肪酸、氨基酸、生物碱、芳香族化合物以及萜类化合物等等,具有抑菌、抗肿瘤、抗细胞毒及抗氧化的作用。以多头绒泡菌为例,其分离出来的环磷脂酸(CPA)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入侵及转移,而聚苹果酸(PMLA)则对人乳腺癌细胞展现出靶向性和高效性。目前,这些成分已被成功应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传递系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医学研究,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王琦表示,饲养黏菌可以学习到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黏菌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本版文字综合《钱江晚报》、央广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