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乃仁术”,从古至今,医学始终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近日,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办,四川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四川省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二届“迈步健康路 奋进新征程”医学人文巡讲活动已在成都、宜宾、内江、南充等地开展了巡讲活动。由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健康四川——大美医者”先进典型代表以及公卫专家、媒体记者等组成的巡讲团,以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和真挚的情感,传递医学人文的力量。本期,我们一起倾听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祁腾和南充市中心医院田云鸿讲述的故事。
记得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但当我看到专业名称时,却顿时愣住了。地方病防治专业,这究竟是做什么的?我四处咨询专家,却依然一头雾水。这个专业的神秘感让我既好奇又困惑。
经过五年的忐忑与努力,我有幸加入了四川省疾控中心,并且非常幸运地遇到了我的带教老师——汪立茂老师,他是我人生的导师,也是我最敬佩的人。汪老师身上始终闪耀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疾控精神,他像烛火一样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让我深刻理解了地方病防治专业的意义。
汪老师自1984年起就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石渠县开展鼠疫调查工作。为了弄清楚鼠疫疫源地的范围,他每年都要离开家人,前往“六月飘雪花、四季穿棉袄”的川西高原,一待就是几个月。在那里,他克服了高寒缺氧的气候,住着人字帐篷,以压缩饼干、泡面和热水充饥度日。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照亮大地时,他便带领我们开展野外调查,用双脚丈量我省的鼠疫疫源地。我们蹚过一条条河流,跨过一道道沟壑,翻过一座座高山,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疾控事业,将汗水洒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
汪老师的这种疾控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引领我进入了鼠疫防治领域,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指导我在这一领域不断前行。
记得2011年在巴塘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进行鼠疫疫源地调查时,我主要负责野外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当地海拔高,交通不便,我们不得不骑马穿过原始森林,花费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边远牧点进行样本采集。
现场条件极为简陋,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设法解决。没有实验室,我们就利用村医的医务室改建;没有培养箱,我们就用水浴锅培养细菌;没有洗澡的地方,就在河水中洗个冰水浴;没有睡觉的地方,就住在村医家三楼晾晒干草的屋檐下。
几个月后,我顺利完成了工作并返回成都。然而,当我回到中心时,门卫却不让我进门,因为我晒得黝黑,头发又长又乱,显得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我只好打电话给汪老师,请他来接我进去。
当天,我在中心对面的理发店理发,托尼老师满脸疑惑地问我:“帅哥,西藏来的?”我用蹩脚的四川话笑着说:“对头,刚从那边回来。”
通过这些经历,我不断汲取养分,积累精神财富,不惧艰难险阻。每当遇到突发事件,我都主动申请参加。在过去的16年里,我多次参与高原鼠疫疫情现场处置工作,并成功阻断疫情的扩散,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努力工作的背后,不仅是身体的异常透支,还有对家人的深深歉疚。两个孩子在电话中常常问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你好久回来?”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渴望的眼神,却只能回答:“快了、快了,要听妈妈的话。”我一遍遍翻看手机里家人的照片,耳边回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
我要感谢我的爱人,是她用理解与宽容,无私地支持着我投身疾控事业。她的付出和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同时,在鼠疫防控的战场上,我并不是孤军奋战。无数和我一样的战友也在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的青春,散发出无尽的光和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把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筑得更牢固、更高效,是我们新时代公共卫生人的使命和担当。
韶华易逝,事业永存;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我将一如既往地发扬“救死扶伤、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坚守工作岗位,践行初心使命,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四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