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滇交界的攀枝花,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带来了急诊急救的特殊挑战。这里山地众多且位置偏远,地面交通的限制曾让急诊急救的及时性大打折扣,偏远地区患者转运困难,病情延误风险高;院前院内信息不畅,患者到院后重复检查耽误救治;门诊病房衔接不够紧密,患者家属奔波劳累。
如何能最快接通急救电话,并第一时间出发?如何进一步使院前院内衔接畅通,为急诊救治抢出时间?院内急诊,如何让抢救更高效、结果更理想?……近年来,攀枝花市以“大急救、大急诊、大平台”建设为导向,聚焦地面与空中、院前与院内、门诊与病房、专业与社会急救资源融合,持续推动急诊急救提速、提质、提效,为群众生命健康带去新的希望。
空地融合
突破地理限制实现“零延误”
对于急诊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2020年底,攀钢集团总医院在川西南、滇西北地区率先启动航空医疗救援项目,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交通极为不便的偏远山区,在复杂山地建立起“空中120”生命急救通道。
攀枝花市依托攀钢集团总医院航空救援基地,成立空地一体化航空医疗应急救援指挥组,组建医疗联合救援队。针对攀枝花多山地的地理特点,建立“一个专班、一张网络、三项制度”工作模式,形成直升机7×24小时全天候备勤、16个地面急救站点全面协同的紧急医学联合救护模式。
“目前患者寻求航空救援有两种方式,一是拨打攀枝花市120说明需求,由120派单联系医院;二是直接拨打医院急诊科电话。”攀枝花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调度科负责人黄静介绍。
攀钢集团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陈兰介绍,截至目前开辟即报即飞常态化“空中120”生命急救通道20条,“1小时航空急救圈”覆盖川西南、滇西北等11市(县、区)200公里范围。例如,从攀枝花起飞至会理市黎溪镇最快13分钟可到达。以往从攀枝花到木里县,救护车需要花费7个小时,如今航空救援40分钟可到达,大幅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每次执飞,飞机上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患者到院后可直接进入手术室或检查室,全程无缝衔接。”陈兰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了解到,攀枝花市成功搭建攀西空地医疗救护联合指挥调度平台,让航空救援反应时间提升20 以上。
数智融合
打通信息壁垒实现“零时差”
为打破信息壁垒,2021年9月,攀枝花基于5G技术,对全市救护车进行升级。通过加装定位设备、车载视频系统,配置随车平板电脑,打通院前急救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对接通道。实现患者个人信息、车载视频、生命体征数据、车辆位置信息等一屏集成,急救车、急救指挥中心、急救网络医院三方互通,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院内医护人员根据回传信息,做好接诊准备,抢占急救黄金时间,提高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此外,攀枝花市将120指挥调度平台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出诊医务人员可按法定流程调阅患者电子健康档案,查询既往门诊住院信息、处方记录、检查检验、体检报告等,在攀西地区率先实现院前急救患者电子健康档案一键调阅。实现呼救人GPS定位和病史档案信息自动推送,极大提高了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救治融合
优化流程布局实现“零跑腿”
考虑到群众以往就医时在门诊与病房之间来回奔波的困境,攀枝花市以“急救流程一体化、服务一站式”为导向,重构急诊区域布局,医院分区设置了多个急救中心和病房,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及家属“来回跑”。
同时,医院通过建立多学科诊疗急救管理平台,整合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三中心”的急救数据信息,使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融会贯通。此外,医院在打通急诊绿色通道上,推出一系列举措:急危重患者“0”元挂号、“先治疗后缴费”,且患者可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实现快速用药、快速检查、快速治疗。
医院还推行胸痛患者绕行急诊科及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双绕行”救治模式,为患者开辟高速救治通道,患者可直达手术室。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胸痛患者接受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平均反应时间较推行前缩短37 。
专业与社会融合
凝聚力量实现“零等待”
针对社会急救短板,攀枝花市挂牌成立现场急救行动指南培训中心和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攀枝花市分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培训,免费开设公益培训班。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班多期,培训志愿者众多,应急救护持证人员达9000余人。在公共急救设备的配置上,发布全市AED地图,群众可实时查询周边AED位置且一键导航至最近的AED。截至目前,全市已入网管理82台AED,覆盖全市70 以上学校、大型商贸、广场等重点公共场所。
此外,攀枝花市推行“专业+大众”急救模式,在组建专业急救团队的同时,招募急救志愿者,全力组建网格化急救志愿队伍,成立急救志愿者小组,纳入急救“后备队伍”管理。
攀枝花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攀枝花市通过“四个融合”,已基本形成“五位一体”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稳定在9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