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4年08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新知

       人体骨髓中发现微塑料

       河南省肿瘤医院张韶凯研究团队在人体骨髓中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这一发现为血液肿瘤的病因学和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微塑料作为塑料制品裂解到最细微时形成的碎片,已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中。此前的研究已显示,人体内微塑料的蓄积与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密切相关。相关动物实验表明,微塑料暴露会抑制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重建能力,导致造血系统损伤。而此次张韶凯研究团队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微塑料可能与血液肿瘤的发生存在重要联系。

       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人体骨髓中微塑料暴露和蓄积水平证据的空白,更为深入探讨血液肿瘤发生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研究团队呼吁全球合作,共同减少塑料污染,以降低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上呼吸道是免疫防御的关键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鼻等上呼吸道器官是免疫细胞对入侵病原体进行记忆的关键“训练场”,这些记忆使免疫细胞能够抵御未来类似微生物的攻击。研究人员每月对约30名健康成年人进行鼻咽拭子取样,持续一年多。他们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大量免疫细胞,包括存在免疫记忆的细胞。在鼻腔最后端的免疫器官腺样体中,有一个在免疫组织中充当“训练营”角色的生发中心。研究发现,即使参与者没有感到不适,腺样体的生发中心也会活跃,且所有年龄段参与者都是活跃的,颠覆了过去对成年后腺样体会萎缩失活的认知。这一研究结果对上呼吸道等黏膜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3D打印“心脏创可贴”

       传统3D打印水凝胶在拉伸时容易断裂,在压力下容易破裂,或因太硬而无法在组织周围成形。如何使3D打印水凝胶材料兼具强度和弹性?美国研究人员从蠕虫的复杂相互缠绕中获得了灵感。新打印方法被称为“CLEAR”,其工作原理是将长分子缠绕在3D打印材料中,就像相互缠绕在一起的蠕虫一样,从而可以生产出既坚固又柔韧的材料。这种材料既有足够的弹性以承受心脏的持续跳动,又具有足够的韧性以承受关节的挤压负荷。未来这种材料有望制成修复心脏缺损的“心脏创可贴”,也可用于向器官或软骨组织递送再生药物以抑制椎间盘突出,甚至可用于缝合伤口以避免传统针线和缝合方式带来的组织损伤。(本栏内容综合自《健康报》《科技日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