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4年07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救命神器” 如何越来越神
□赵强

       有关数据显示,深圳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在公众场所配置AED以来,到目前已助力成功抢救104人。为什么这么“神”?不仅因为机器本身,更在于其背后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

       首先离不开前瞻布局与科学规划。深圳连续多年将公众场所配备AED作为民生实事推进,目前除4.3万台AED遍布城市各个角落,AED覆盖率全国领先之外,还创造性地开发出“AED”地图,让“救命神器”触手可及。这些举措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也是城市应急管理理念的革新。

       其次,通过对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与技能培训,使得越来越多的深圳市民掌握了心肺复苏与AED操作技能,有效扩大了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人”队伍,不仅增强了市民自救互救的能力,也构建了一种社会共担救援责任的新模式。

       此外,深圳还通过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明确了现场紧急救护免责的规定,解除了施救者的后顾之忧,鼓励更多人在关键时刻勇于伸出援手,使用AED没有顾虑。可见,是政府主导、科技赋能、公众参与和法治保障织密了一张生命保护网,AED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屡建奇功。 (据《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