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4年06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草原额吉的精神 一直鼓舞着我们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渠娟娟 王博阳

       1959年到1961年,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灾荒频繁。因为缺少粮食,政府收养的3000多名孤儿面临着营养不良的威胁。国家决定把他们送到肉食和牛奶相对充足的内蒙古自治区,让草原人民把他们养大。因此,这些孩子也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接收这些孩子的时候正值草原的深秋,恶劣的气候对于水土不服的孩子们是个严峻的考验,疾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作为这些孤儿的救治单位之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倾尽了全力。医院的儿科专家们被紧急抽调到设在温都尔庙的“生命战场”数月之久。麻疹合并肺炎、高烧不退,这样的危机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医务人员通宵达旦,高负荷运转。

       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档案室深处,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静静诉说着历史的厚重,手写的纸张,记录着当年的点点滴滴。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翻开这些尘封的记忆,不仅是为了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更是为了挖掘、传承这宝贵的精神资产。

       今天,医院仍没有忘记这些国家的孩子,更没有忘记抚养他们成长的、那些慈爱的草原额吉(蒙古语:意为母亲)。

     “全国十大杰出母亲”都贵玛抚养28名南方孤儿博爱、无私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全体职工。医院选择都贵玛老人作为医院公益大使,从2007年至今,医院四任党政领导都去看望了都贵玛老阿妈,承诺将一直承担这位草原母亲全部的医疗保健任务。

       在2024年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的舞台,我们决定讲述这个故事。

       傍晚,当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演员们身着民族服饰,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他们背负着所有人的寄托与期待,准备踏上前往重庆的征程。在漫长的旅途中,飞机穿越了茫茫草原,翻越了巍峨的山脉,跨越了蜿蜒的河流。演员们一路上默念着台词来缓解旅途的疲惫。经过五个多小时的奔波,路演团队抵达重庆时已经是凌晨,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演出,大家一致决定赶赴会场进行彩排。

       每一次排练大家都热泪盈眶。舞台上,灯光柔和而富有情感,每一个细节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演员们投入而真挚的表演,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情感的力量。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仿佛被带入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那个年代。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被放大,直击观众的心灵。

       从内蒙古大草原到重庆,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魅力,也深刻体会到了医院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