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4年06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力推进省医学中心建设
锚定高质量 发展新优势
□本报记者 蒲晓莉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省医学中心之一,情系群众健康,以“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为目标,聚焦医院“1357”发展战略(即:一个奋斗目标、三大核心战略、五项提升工程、七个专项行动),用力按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助力四川省打造西部医学“高原”。

       医疗锚定“高精尖优”

       实现“大病不出省”

       近年来,医院以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为核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特色专科诊疗技术为利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打造“1+N”临床专科群发展模式。目前共获批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四川省重点学科、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等各级各类重点学/专科49个,形成了核医学、肿瘤、心血管、神经和代谢五个学科特色方向,建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区域医学中心,成为区域内乃至全国领先的特色学科。打造专病中心,设立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脑血管病中心、美容中心、心脏病中心、眼病中心等。

       在提高重大疾病诊疗效果、降低诊疗成本、提升诊疗效率和打破技术垄断等方面,医院也敢于突破,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升大病重病救治能力,推动高水平医学中心建设。如:以“核”为药,新型核素治疗已逐渐应用到肿瘤治疗领域,吸引需到国外就医的癌症患者来川治疗;开展全国首批、西南地区首例钇-90微球注射治疗肝癌手术;设立“四川省妇科及乳腺疾病治疗中心”,建立中德妇科标准化诊疗模式,晚期卵巢癌患者4年生存率提升至60 ,乳腺癌保乳率大幅度提升;在省内首次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治疗大气道疾病;刷新医院异基因(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最大年龄纪录,突破“60岁禁区”……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为百姓生命健康加上一把“安全锁”。

       为充分发挥省级医学中心引领辐射作用,推进区域卫生健康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医院牵头成立了川渝滇黔边界区域医疗联盟,使医院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下,能更系统、更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已经有古蔺县人民医院、泸县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实现了等级提升,甘孜州乡城县的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从1.5 提升到50 。通过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共享,有力推进各成员单位的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科研聚焦“攻坚克难”

       解决“卡脖子”问题

       医院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努力构建“临床需求牵引、基础研究突破、临床转化应用”一体化链条,坚持狠抓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不松懈。近年来,在高级别项目、科研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与突破。医院核医学、内分泌与代谢、心血管病研究团队先后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近五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17项。医院先后获批省级科研平台10个,包括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以及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医院还先后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科伦博泰合作共建“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中心”“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的科研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一体化平台。医院核医学科团队自主创新研发骨转移放射性新药,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率先开展镓68-TBM-001早期诊断、镥177-TBM-001靶向治疗,并已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骨转移治疗中取得理想疗效。该药物在去年9月与科伦博泰签约转化,转化金额达3850万元,这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放射性药物转化最大价值的药物,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核药关键材料打破垄断、进军国际市场提供重要保障。

       医院肿瘤中心项目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将依托“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平台,重点推进放射性核素治疗恶性肿瘤的研发与应用转化,构建多单位、多学科合作开放的四川省核医学转化创新平台,拟建设成为西南地区最大,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核素诊疗示范基地。

       人才追求“善德精医”

       实现“人才强院”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高地,医院坚持教务、教学、教研齐抓并举,强化立德树人,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成长平台,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组织保障。

       医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具备完整的硕士学位授权点资质和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资质,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是四川省内仅有的两个授权点之一。医院现有院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00余人,并组建教学名师、青年教师、青年技能教师库;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加强虚拟教研室建设,组建实习基地医院教研团队。2023年,临床医学专业再次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并长期位于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 ,2024年5月,百分比排位由28.87 上升至27.63 。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医院坚持人才强院和人才兴院的战略布局,从引才引智到人才打造,医院实施“引、育、留、用”的人才政策,孵化出高层次人才引育新生态。近年来,医院已引进德国妇科、乳腺外科等权威高端医学人才60余名,塔希曼教授先后荣获四川省“天府友谊奖”“中国政府友谊奖”,医院连续3年获得科技部“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当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瞄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目标,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和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重大战略发展机遇,为建设西部高质量教学研究型医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区域医学中心和特色鲜明的西部高水平医科大学不懈奋斗,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