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4年06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力发展信息技术
探索智慧+温度的“化学反应”

      “办一家有温度的医院,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这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班子确定的办院理念。“温度”二字作为核心词,将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贯穿起来。

       智慧预约,大数据分析下的分时段检查让患者告别排长队;

       智能监测,穿戴设备让患者不必“五花大绑”即能实现各项数据实时采集;

       智慧随访,出院后依然能享受医院的延伸服务;

       智能翻译,让听障患者也能通过即时翻译获得帮助顺畅就医……

       在智能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就医方式的急速改变,这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尚未踏入医院到出院回家后,智慧医疗形成的闭环让患者始终感受到就医的便捷和处于“被保护”状态。

       掌心里的智慧

       不必到医院便可完成这些事

       用手机点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左下角就会出现一个“掌上医院”,点击进入,预约挂号、网上问诊、体检预约、自助开单等内容便跃入眼帘,很多原本需要到医院才能搞定的事情,现在手机上就能顺利办理。

     “终极目的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给患者带来便捷的就诊体验。”互联网医院管理部部长秦地茂介绍说,互联网医院平台包含了预约挂号、门诊缴费、排队叫号、报告查询等服务,最受患者青睐的是网上问诊、用药咨询以及自助开单等项目。

       网上问诊主要针对复诊群体,在以往,到了复诊时间,他们得重新挂号,然后到医院排队候诊,网上问诊解决了他们循环往复跑医院的麻烦。而在网上接受复诊服务的病人,可以便利到连药品都不用到医院取,即便是中草药,也可以在医生开具处方后配送到家。

       用药安全是广大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在互联网医院平台专门设立了用药咨询板块,患者在手机上不仅能通过药品目录进行药品信息查询,还有药师坐诊提供用药指导,进一步确保安全。

       自助开单是另一个极具民生性的服务内容。以前如果要做检验、检查,得先挂号排队就诊再行开单,而今,通过互联网医院即能预约相应检查、检验项目,完成开单后到医院检查即可。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仍旧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不仅提供了院内从门诊到入院再到出院各个流程的智慧化操作,更是拓展了它的功能内涵,可通过它对基层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指导。

       一个典型的例子便可以说明——肥胖已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为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对肥胖患者的科学管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疾病中心和成华区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当基层筛查出肥胖代谢性疾病患者后,相关数据会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传送至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随后,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团队会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化减重指导。“这是分级诊疗的一种新体现,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成了三甲医院联系基层医疗机构的新纽带,一方面可以促进医疗资源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秦地茂说。

       门诊区的智慧

       不用守在医院排长队了

       进入医院,智慧化给患者带来的舒适体验也越来越强。

       首先是门诊分时段预约和排号。为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减少诊区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门诊部等多部门在评估和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准备﹑充分宣传后,进行了改进:目前门诊预约患者只能在预约时段之前的半小时签到候诊,迟到的患者就诊按“超时”处理。

       在以前,患者预约挂号后,虽然有就诊时段,但很多患者到门诊要么提前很久,要么迟到很久。当大家扫码候诊时,就可能遭遇“不公平”:预约在后面时段的患者如果早到扫码,那么候诊顺序可能会提前,即所谓的“先到先看”。针对这个问题,医院多部门调研后对预约系统进行了再改进:目前门诊预约患者只能在预约时间段之前的半小时签到候诊,预约时间段内迟到的患者就诊将被延后。这一改进产生了极佳的效果,不仅门诊排队的人变少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患者也更加“诚信”,逐步适应预约就医制。

     “以前还有一个让患者头痛的问题,就是检查排队。”改革创新与运营拓展部部长卢竞说,除了门诊,分时段预约已成功运用到各种检查项目中。当门诊医生提交检查需求后,信息化系统会根据目前全院整体开单情况计算合理检查时段,并在检查单上自动生成相应信息,患者只需要按照提示时间前往即可。“分时段预约检查后,患者可根据时间适当安排,不必在那里排队等候,满意度因此大幅上升。”卢竞说,信息技术帮助提质加速的细节甚至延伸到了电梯运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结果,让医院电梯实行低、中、高三个不同时段的细化优化,从而有效缩短等候的时间。

       病房里的智慧

       让患者、医护人员告别束缚

       通过智慧病房建设,如今住院患者享受到的都是智慧化医疗、智慧化服务及智慧化管理。

       智慧化医疗有怎样的内容?

       首先,病人享受到的是移动护理。移动护理推车+手持PDA终端构成了现如今的“护士站”,借助这两个设备,护理人员直接到病床前就可完成病情观察和记录、医嘱执行等。同时,可以即时通过扫码患者腕带获取相关资料,进一步保障医嘱执行和治疗的安全。这样一来,护士再不必在护士站、病房之间来回奔走,由此节约出来的时间可用于服务更多患者。

       其次,病人享受的是智能生命体征监测。这是一种穿戴设备,置于患者胸部或手腕上,呼吸、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信息可实时采集、传输。在护士站的中央监护屏上可一览患者的即时生命体征信息,一旦发现异常,可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以前住院,身上各种线绑满,动一下都恼火,上个厕所都要重新接一次。”患者林爷爷说,如今的穿戴式监测设备让人感觉更加轻松。

       再次,是护士站的白板系统。这是一个挂于病区护士站的电脑终端,上面能够清晰显示各项治疗安排,还有各类患者风险提示,帮助护理人员清晰掌握情况。“各类信息都是实时的,如果有变化会同步更新,比如患者因数据变动被评估为高危状态,白板上就会即刻显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工作人员卢晓丹说,传统的方式是靠手写,及时性和准确性都得不到保障,信息化带来的改变能够让诊疗过程更精准、安全、高效。

       细节里的智慧

       让优质诊疗服务不断延伸

       智慧化下的医疗,让患者受到的关注远大于传统医疗模式。比如在挂号以后,手机上就能收到关联推送的文字、图片及视频信息,包含入院宣教、科室宣教及科室环境、检查注意事项、用药指导等实用资料。精细化的信息提示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医护人员加强配合,进而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平均住院日。当患者出院后,智能随访系统也会提供延伸服务,向患者推送康复宣教信息和专科评估信息量表,针对个体情况,患者可通过手机填写评估量表,医生根据量表数据安排复诊时间。

       病人、家属反馈的所有信息都将被录入系统,帮助分析患者的满意点和吐槽点。通过采集数据智能提取、建模和分析,这对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大的帮助。“我们还将继续向着便捷化、人性化就诊的目标前进。”信息管理部部长黄路非表示,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率先启动“刷脸就诊”“诚信就医”等智慧医疗服务探索,下一步伴随医院新大楼的启用,还将带来更多诊疗“黑科技”。

 (邓晓洪 李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