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4年05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从30岁开始 科学保护血管
□耿兴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因素的改变,血管里也可能长“斑”,形成血栓,扩张或曲张。虽然不像脸上斑点的变化那么显而易见,天长日久也可能存在健康隐患。

       特别是许多中青年人,虽然表面看起来健康,但血管已经老化“生锈”,冠心病、心梗、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正悄悄临近。

       俗话说“血管强则寿命长”。近日记者采访的多位相关专家表示,坚持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评估、早干预,才能更好地维护血管健康。

       血管出问题 身体会发出警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葛阳阳介绍:“平时我们所说的健康血管的理想状态,就是血管弹性良好,无硬化、钙化、狭窄或闭塞。”

       有些症状和疾病,看似和血管疾病相去甚远,但确实是“密切相关”。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疾病,因致病机制和病变部位的不同,其临床症状可谓千变万化,包括胸痛、腹痛、下肢疼痛、声音嘶哑、截瘫、阳痿等,甚至血管疾病也可以导致高血压。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心内科杨菲菲提醒大家,身体发出以下三个警报你一定要注意。

       征兆一:四肢异常。当颈部动脉或脑动脉血管变得狭窄,会有抓不住东西或站不稳等肢体无力问题。另外,下肢血流变得缓慢很容易使下肢体表温度下降,会感觉肢体发凉,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水肿问题。

       征兆二:胸痛胸闷。冠状动脉变得狭窄就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心脏功能受限会引发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

       征兆三:尿量改变。当肾动脉变得狭窄就会影响肾脏的供血、供氧情况,直接干扰肾功能并影响尿液生成与排泄,尿量会出现变化。

       健康生活方式 延缓血管硬化

       专家们关于爱护血管的首要建议,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从30岁做起,就要科学保护我们的血管。

       1.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2.预防感染。不可用过烫的水和刺激性肥皂洗脚;可使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保持皮肤柔软防止皲裂;不要使用电热毯、热水暖脚器以免烫伤;经常检查鸡眼、胼胝和足癣皮肤裂伤、擦伤;穿舒适鞋袜,避免赤足穿鞋;正确修剪脚指甲。

       3.水果蔬菜要足量摄入。每天都要吃足量的水果和蔬菜,达到饮食均衡,帮助血管维持健康状态。

       4.每日坚持腿和足部的运动。时长30~60分钟,如行走、提足跟、足尖运动、甩腿运动、弯腰下蹲运动。

       5.戒烟。烟草中烟碱等有毒物质会刺激疾病发生。

       6.定期体检。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建议每年进行血脂检测。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据《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