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4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警惕“饭卡手机”悄悄流行
□石井

       近日,有学生家长向媒体记者反映,一种“饭卡手机”在学校流行。

     “你只知道饭卡却不知道饭卡的重量,救赎之道就在其中。”介绍语听着让人一头雾水,但说的其实是将手机改装插入饭卡,以便学生将其带入校园。

       为躲避检查,这种改装过的手机号称“高科技”。平日塞进饭卡里,使用时屏幕只发白光,只有戴上特制眼镜,才能看到手机内容。从买家留言看,这样的改装手机颇受学生欢迎。如此“畅销品”该怎样监管?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

       隐蔽性极强

       这种设备可以收纳在饭卡套里,屏幕发出的白光和饭卡融为一体,隐蔽性极强。从事手机维修业务的王先生介绍说,此类三五百元的产品,并非什么“高科技”,而是简单地把二手手机拆开后再重新安装,只是在安装时,把手机屏幕里的“偏光膜”取下来。“回收成本几十到一百元不等,通过飞线方式把液晶屏幕连接在主板上,再换成学生卡的壳子。其实就是手机。”王先生解释,在组装时,偏光膜一旦被取下,只能看到屏幕发出的白光,只有再把偏光膜贴在眼镜上,才能看到屏幕实际内容。简单来说就像把皮影戏的幕布拆下来,安在了眼镜上。

       对学生影响极大

       隐蔽性如此强的手机被公开售卖,甚至在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应该引起重视。一方面,这些“饭卡手机”多由报废手机改造而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会对学生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现在不少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甚至有“手机瘾”。“饭卡手机”明显针对的是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对他们有不良诱导倾向。

       据了解,目前“饭卡手机”价格不高,在一些二手平台上能够轻易购得。而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甚至还出现“饭卡手机”改造攻略。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会加大学生沉迷手机的风险。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2021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到,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高中班主任赵明玉坦言,尽管学校明令禁止,但学生把手机带到学校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果这类隐藏的“饭卡手机”进入校园,将加大学校、老师对学生日常管理的难度。“在非必要情况下,严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从安全角度上讲隐患也很大。”

       手机维修从业者王先生提醒,“改装手机的电池保护无法达到安全标准,会引起电池鼓包、起火等情况”,影响手机安全性。

       学校和家长应提高警惕,关注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做好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合理使用手机。而商家改装手机伪装成饭卡售卖的行为是否违法,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应予以重视,加大规范和审查力度。(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