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4年04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AI”下精准诊疗 让肺病无处可逃
□本报记者 罗莉 侯文瑾

       导 语: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成都三医院)共计6个项目通过评审,其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3个项目入围。近4年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6项,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这只是成都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年来学科技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侧面。成都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汇集了众多前沿技术,今天我们走进肺癌和呼吸介入亚专业,一睹他们的“黑科技”。

     

       近日,成都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和呼吸介入团队采用气道导航+超声技术又成功完成一例“刁钻”肺结节病灶活检术,使常规手段难以进行活检取样的“刁钻”肺结节病灶无处遁形。

     “刁钻”的肺结节,活检取样成难题

       60岁的吴先生(化名)体检时发现双肺内多发结节,最大者位于右肺尖。突然查出这么多结节,会不会存在肺癌的可能?这让吴先生担心不已,于是到成都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寻求帮助。以牛斌为组长的肺癌和呼吸介入团队接受了此项任务。

       牛斌团队了解吴先生的病情后,认为他这种情况进行活检来确定结节性质十分必要,但如何进行取样却是一大难题。原来,临床诊断肺部结节的方式一般分为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两种,对于肺结节诊断价值有限,况且吴先生的病灶部位十分“刁钻”,普通支气管镜很难进入病灶部位进行活检。如果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样,又因结节体积较小,不仅难度较大,还会增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风险。

      “AI”加持,实现精准肺部活检

       在反复讨论刘先生的病情后,牛斌团队决定采用一项新技术——气道导航+超声活检术。肺部结节在肺内生长是随机的,但人体的肺脏组织像是一棵茂盛的大树,肺结节就随机隐藏在某一个枝丫的尽头,尽管有胸部CT帮助医生指引大概的方向,但面对错综复杂的路径,特别是对于终末段才出现的肺结节临床常规诊断率仍较低。气道导航技术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导航技术,它通过术前高精度的薄层CT重建后生成全肺的高精度地图,然后利用AI规划出手术路径,手术医师可以依据规划的路径精准到达结节病灶实施活检或者手术治疗。但实际手术中,病人的呼吸运动会导致偏差,所以气道超声技术(EBUS)就完美解决了因呼吸运动带来的偏差。

     “支气管镜下超声小探头引导下肺活检术(EBUS-TBLB)对于肺部外周结节的活检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通过外径4.0mm或者2.8mm支气管镜的引导,以虚拟导航或手绘导航的方式,对于肺部6级以下支气管,最远可达9~11级支气管,实现精准肺部活检。支气管镜下超声小探头引导下肺活检术因在活检前对于靶病灶利用超声实现精准定位,并且能精准显示靶病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从而实现对于靶病灶的精准活检,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大出血风险。”牛斌介绍说,这样一来既可增加活检成功率,也可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我们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对肺结节的相关介入手术治疗,为该类患者提供‘一站式’的临床解决方案。”牛斌还提醒道,从目前国内国外的研究结果来看,首次胸部CT发现肺部结节的人群95 以上是良性的,不必过度惊慌。但对于高危的5 就需要尽快确诊,早期给予治疗干预。

       气道导航+超声技术为患者解决了诊断的烦恼,真正做到了微创、安全、精准、快速、有效。成都三医院目前拥有呼吸介入手术室两间,配备了各种先进设备,日手术量可达20台以上。手术量及阳性率在全川处于领先行列。“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偏偏会遇到有些结节它并没有支气管的走形,对于这类结节需要做经皮穿刺或采用支气管镜下虚拟隧道技术。”牛斌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