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4年04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人在去世前是平静还是恐惧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每年到了“亡灵节”这一天,去世亲人们的魂魄,便可凭借着摆在祭坛上的照片,返回现世和生者团圆。

       对逝者来说,死亡不是终点,只有被所有人遗忘,他们才会真正消失。

     “生命的价值,会通过记忆永存。”这是这部电影传达给所有人的箴言。

       同样的,在清明节扫墓祭奠时,很多人会在脑海中,回忆过去与逝者一同经历的一幕幕;会在心中与他们对话,诉说一整年的心路历程。

       这是悼念逝者的仪式,也是延续逝者“生命”的仪式。

       生命的价值,会通过记忆永存

       人们时常会把“死”字挂在嘴边:“急死了”“慢死了”“糟糕死了”……

       但这不是真正的“死亡”,因为我们感觉不到悲伤。电影《复联4》里,超级英雄钢铁侠为了打败灭霸,牺牲了自己。他死后,很多人都哭了,包括他的恋人、挚友、伙伴……

       这份引出眼泪的悲伤,就是死亡正在发生的证明。

       除了隔着电影屏幕、新闻报纸感受悲伤,有时,我们会和更大、更突然的悲伤相遇。比如,亲人的去世。

       7岁的小侄子,从爷爷去世后就一直在发脾气。

       妈妈问他:“你为什么总是哭闹、摔东西?”

       小侄子说:“我想见爷爷,你们却不给我见!”

       妈妈只能无奈地说出真话:“爷爷已经去世了,我们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

       小侄子使劲摇头说:“我不管我要见爷爷!”

       他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爷爷了,由于对死亡没有概念,他的思念还很模糊,没有转化成“悲伤”。

       当妈妈带他前往殡仪馆,见到焚化炉燃尽后的样子,见到存放爷爷骨灰的盒子,见到爷爷的黑白人像照片,并告诉他:“爷爷现在就在这里”,小侄子难受的感觉才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他才知道:原来这就是面对死亡时的“悲伤”。

       当死亡发生在我们身边,悲伤就会以画面、声音的形式涌入脑海,让我们沉浸在对过去回忆的悲伤中。这些回忆会像播放电影一样反复闪现,悲伤也会随之反复出现。

       但同时,它又带来慰藉,如同去世的亲人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陪伴着我们。

       是的,逝者没有真正消失。

       见证一个人逝去,就像目睹一根蜡烛燃尽,我们看到过它发光发热,所以这份光和热就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心中。

       只要它们一直存在,亲人的逝世虽给我们带来黑暗,但也透着一束光。

       我们应该学会好好“谢幕”

       回归到活着的我们身上。每一个人,都终将会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坦然地接受这个事实。

       有研究者曾做过一个关于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结果表明:

       人们先天就怕死。即使是婴儿这样刚开始的生命,即使没有关于死亡的任何概念,都会表现出对于死亡的恐惧。即追求生存、惧怕死亡是人的本能。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在成年早期,即18~35岁,人们恐惧死亡或许更多是因为“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还没有去体验”;

       在成年中期,即35~50岁,人们恐惧死亡可能更多是因为家庭,比如不想让孩子受苦、让老人孤独;

       在成年晚期,即50岁以后,很多人都已经对死亡产生了一定的“抗体”,即不像年轻人那样害怕死亡。

       但也有老人害怕死亡,这可能与他们长年受到病痛的折磨有关。

       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穆尤睿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提到:

       医生确诊癌症晚期,只会做最低程度的治疗。这些见惯死亡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集体选择用更多时间来享受人生、陪伴亲友。

       病痛会挖空人面对未来的力气,让自己活在当下、感受当下,才能重拾面对死亡的力量。

       所以,很多人哪怕身体正在衰亡,仍在用尽力气活得快乐,并努力给身边人留下快乐的记忆。

       就像电影《生日卡片》里,癌症晚期的妈妈坚持给女儿写生日卡片,每年一张,一直写到她成年。

       收到妈妈生日卡片的女儿,每年都能从卡片里学到一件新鲜事:

       用妈妈的菜谱做好吃的甜点;用妈妈送的口红打扮自己;用妈妈亲手缝制的婚纱头纱步入婚姻殿堂……

       虽然,殒命之时,皆为孤身。

       但所有记忆,都会在活着的人的脑海里,热闹地挤成一团,甚至透过人们的行动变成现实。

       因此,人活着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感受一下“好好谢幕”的重量和温度。

       心里有了“谢幕”的态度,就会活得更有温度。

       思考死亡,让生命变得更广阔

       在我们对死亡有所准备之前,死亡是悲伤、恐怖的。这种感受有时会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以至于在内心留下无法抹去的伤痕。

       就像我的一位来访者,她在妈妈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进厨房。因为妈妈不在了,她害怕看到厨房里空荡荡的。以至于好几年都无法给自己做饭,精神状态也虚弱不已。

       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生活的“麻木”。

       她本以为,自己流干了这辈子的眼泪,已经不会再哭,也不会再笑。

       但妈妈去世5年后,偶然间,她吃到一顿饭,像极了妈妈做的味道。

       当天晚上,思念和悲伤翻涌而出,她又大哭了一场。

       那些去世后,只住在我们记忆里的人,时不时会像这样“活”过来,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情绪、感受。

       我们也会因为想要与他们“待”得久一点,沉溺于回忆。

       尽管,回忆非常宝贵。但只有能够好好对待这份回忆的人,才可以把回忆当成礼物,而不是伤痕。

       我们会因为好多年后,再次吃到味道像逝者做的饭,大哭不止;

       我们也会因为偶然想起一件和逝者相关的趣事,大笑不已。

       这些鲜活饱满的情绪感受,就是把回忆当成礼物的人,才能有的体验。

       死亡发生后,我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接受某人去世了的现实。

       但接受这个现实后,某一天,我们又会发现这个人“活”了过来。

       也许是一顿饭、一首歌、一个笑话、或一个场景……让我们从中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让人意识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都在不断与逝者“重逢”,这是一件多么宝贵的事。

       就像一首诗中描述的: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对死亡有所了解和认识之后,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遇见”。

       因为有这些遇见,逝者才能“活”过来,悲伤才会淡化,死亡才会从悲伤恐怖变得光芒而有温度。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写道:死并非生命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所以,我们可以为死亡悲伤,为回忆缅怀,但请不要过度沉溺于此。

       而是要更加努力地思考:活着的时间里,我要如何更好地体验生命?

       思考死亡吧,它让生命变得更广阔。

       这些思考的结果,传递给我们的启示和成长,使我们能用更加饱满积极的状态,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刻。 (据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