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4年04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怎样的性生活频率算正常

       用你年龄十位的数字乘以9,举个例子,假设小A今年25岁,那应该把2和9相乘。得出结果的十位数即为一个性爱周期的时长,个位数即为在一个周期里的性爱频率,例如小A,得出的结果是18,应有的性爱频率就是10天8次。

     “年龄的首位数×9”就是所谓的性爱频率公式。这个公式是美国学者根据年龄因素对性能力的影响规律总结出来的,适用于20岁及以上的人群评估。

       当然,计算出的结果仅供参考,毕竟每个人情况不一样,用一个板上钉钉的数字去规定每个年龄段的性爱频率,并不科学。但你可能会好奇,面膜一周敷3~4次就足够多了,连续坐45~60分钟就算久坐,难道就没有一个区间来衡量性爱频率正不正常吗?

       正不正常怎么看待

       除了开头提到的公式,在性生活频率上,不少学者和机构都做过研究或调查。

       金赛研究所一项针对性、生殖和性别的研究表明,18~29岁的人性生活最多,平均每年112次或每周2次;30~39岁的人平均每年86次,相当于每周1.6次;40~49岁的人平均每年69次。

       另外,也有学者研究了性爱频率和幸福感的关系。大多数人可能倾向于认为性爱越频繁,感情越亲密越幸福,但一项发表在《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的研究表明,每周做爱1次的夫妇是最幸福的,但每周做2次、3次甚至更多的夫妇,在受访的时候也表示同样感到幸福。

       那么每周低于1次的人呢,他们就是不正常的吗?要知道,性生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条件、身体状况等。

       一个囿于日常琐碎,难以再有精力投入性爱的人,或是一个有严重健康问题的人,当他们的性爱频率比较低时,你能将这定义为“不正常”吗?一对许久未见或处于热恋期的伴侣,一周的性生活频率很高,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你又能将这定义为“不正常”吗?

       所以,去比较性生活的频率并没有太大意义,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只要身心觉得舒适,没有产生问题,那么就没有必要纠结频率。

       这么看下来,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真的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或标准,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都是影响一个人性观念与性生活的重要因素。

       需要我们在意的,不是性爱的频率或方式是否在所谓标准范围的框框里,而是这段关系及关系中的每一次性爱里,是否双方都感到舒适或满意,这就涉及需求和体验的问题。

       需求不匹配很普遍

       先来说说性需求。能找到跟自己节奏一致的人属实不易,每个人性欲强弱不同,每个人的性欲在不同的阶段里也会产生变化,所以,在一段关系中,性需求不匹配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每个人都有权利拒绝对方的请求,也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但当双方的性需求存在巨大差距时,这可能会对伴侣关系产生不良的影响,性需求少的一方,可能因被迫满足伴侣需求而感到不悦,这件事成了压在背上的一座大山;性需求旺盛的一方,可能会因为屡次被拒绝、得不到满足,进而欲望更强烈,久而久之,双方的性欲水平可能更趋于极端,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出现隔阂。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要把它当成常态,更不能消极逃避,应该在双方积极坦诚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尝试,比如搞清楚性欲低下的原因并改善,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性需求。

       如果仍无法改善双方关系,建议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体验好坏在于沟通

       再说说性体验。性生活是大部分爱侣必不可少的活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是浓情蜜意、水乳交融还是不痛不痒甚至痛苦不堪,从双方的体验与感受中就能知道答案,性生活不是例行公事,不能照着流程走一遍就算完,互动中,少了沟通是万万不行的。

       仔细回想一下每一次欢爱,是否细心观察过伴侣、自己是否满足、事后是否有交流彼此的感受呢?如果没有,你可以在下一次结束后试着问问自己,问问对方:觉得舒服吗?这一次带来的感受是快乐、兴奋,还是比较平淡?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是想进行什么新的尝试?

       当然,这样的交流需要建立在双方都抛开对性和自我袒露的羞耻感,愿意倾听、坦白、理解的基础上。如果一方避而不谈,哪怕另一方积极敞开心扉也无济于事。如果性体验糟糕且无法顺利沟通,建议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无论频率、时长还是其他,摆出来的研究结果始终是一组冷冰冰的数据,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拿着一把尺子去衡量关系里的边边角角并没有意义。所以,无论交往也好,性生活也好,双方觉得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本报综合 图/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