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1年03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医护102天精心守护 550g早产儿成功“闯关”
李诗敏 本报记者 侯文瑾

    说到550g,你想到的可能是一瓶矿泉水或一包盐的重量,但这却是一个新生宝宝的体重。女婴“小五”(化名)出生时,体重就只有这么多。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历经102天的精心治疗,和医护人员携手连闯数道生死难关的她,终于顺利出院真正迎来 “新生”。

 

紧急手术保母女 早产宝宝体重仅550g

 


    去年11月26日,“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的许女士,因为病情危重被紧急转入到国家级“爱婴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因为前期血压控制不佳、胎儿胎动减少等原因,许女士和肚子里的宝宝都处于危险状态。尽管怀孕时间仅28+6周,也不得不紧急为其进行了剖宫产手术。手术虽然顺利完成,但是提前降临的宝宝体重仅有550g。


    虽然为这个早产宝宝已经提前做了应急准备,但当医务人员看到宝贝的那一刻,仍然惊诧不已——小五仅和成人手掌差不多大,全身皮肤呈“胶冻”状,呼吸孱弱,连眼睛都无法睁开。依靠于目前最先进的围产理念,新生儿复苏团队通过紧急抢救,才顺利帮她闯过了出生后的第一道难关,得以被转入新生儿科继续治疗。


    医学上,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宝宝被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体重小于1000g的被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而小于出生体重第10百分位的,则被称为“小于胎龄儿(SGA)”。小五属于ELBW+SGA的情况,这也意味着,她的抢救难度在成倍增加。

 


医护组团“打怪” 携宝宝连闯难关

 


    作为成都市片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对于低体重早产儿的抢救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不过,小五创造了该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的最低体重记录。为了保证宝宝得到高质量的救护,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迅速成立了以张彤主任为首的医护救治团队。


    个性化的诊疗护理方案,是依据小五每日的病情而动态制定的。她所在的多功能暖箱也属于“别墅”级别的,通过精细化控温、控湿,从而模拟“宫内状态”,以保障最适宜成长的环境。此外,还运用了“鸟巢”、音乐疗法、新生儿抚触、口腔运动等多项早产儿发展性照护技术,以尽力帮助小五健康成长。但即使这样,小五的成长之路仍旧是充满险阻。在团队的精心守护下,小五闯过了呼吸关、营养关、喂养关、感染关、神经系统发育关等5个大关。

 


历时百天救治  宝宝顺利回家

 


    历时102天的精心护理与治疗,以及一家人的不离不弃,小五顺利渡过难关,体重增加到了2000g。在宝宝出院的前一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又安排专人为许女士提供“手把手”教学,内容包括宝宝喂养、洗澡、抚触等护理方法等诸多方面。


   “我们相信医护人员一定会竭尽全力救宝宝,也从来没想过放弃。”抱着顺利出院的小五,许女士和家人忍不住热泪盈眶。为了表达对医护团队的感谢,特地送去了一面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