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1年01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与华西医院检验同质化
50余项检验项目结果互认
本报记者 杨琳

因为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多年来,张阿姨隔三差五要上医院。她非常信任“华西医院”这块招牌。但真要她去看病,却有些为难:“坐车过去,路上要一个多小时。我不会上网,只能排队挂号、取药。如果做检查,可能当天拿不到结果,还得再跑一次。”


她曾拿着社区的检查结果到华西医院复诊,结果被告知:“缺少几个核心项目,要重新检查。”她也很无奈,“小医院报告没有达到华西要求,中间劳累奔波。”就在这个时候,张阿姨通过别人了解到家门口的成都市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做的检查能实现检验结果互认,于是她很快就做了检查,并且顺利在华西医院进行了复诊。

 

50余项检验项目“结果完全互认”

 


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验结果互认,一直是个难题,可是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的检验报告就得到了华西医院的认可。


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的青龙乡卫生院,2004年整体转型为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它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相距11公里。两家医院在科室设置、服务人群、常规诊疗项目等方面,差异显著。但唯独有一条,两个医院的血常规、尿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共50余项“结果完全互认”。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早在2016年,“华西—成华城市医疗服务联盟”正式建立,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与华西医院的合作也正式深入开展。在联盟中,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的定位是成华区医联体区域中心,它向上可以对接三级医院,向下对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这也是多方考虑的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贺勇做过调研,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成华区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唯一一所综合性医院,也是成华区医护人员年龄结构最年轻的一家医院,有很大的潜质。同时它所在的位置可以让周边群众享受到华西的服务,也让患者在二级医院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服务。


贺勇表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积极开展医联体建设,结合城区医疗现状,探索了紧密型城市医疗服务联盟的建设新模式,在联盟推进工作中,也结合基层基本现状,走出了一条城市医疗服务联盟区域检验的新路子,增添了国内区域检验的新形式。”

 


“不一样的机构、一样的检验质量”

 


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高庆说:“自从建立华西—成华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后,我们设施设备、人员配备都与华西看齐,确保同一份标本做出来的结果和华西一样,实现真正的检验同质化。”


“所谓检验同质化,可以概述为两个相同:在检验质量得到相同或等同级别质量保证下,得到相同或同等质量保证条件下的检验结果。最终,达到各检验机构检验结果的互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贺勇介绍,检验同质化区域医疗体系初步包括:社区主要检测三大常规(血、尿、便)项目;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包括三大常规、生化和凝血等检验项目;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检验能力以外的项目由其收集后转送华西进行检测。无论是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还是负责检验的华西医院,都可以自助打印报告。


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欧迅表示:“其实在华西检验理念进入医院时要求很高,医院的很多人都存在畏难情绪。因为采集标本后保存标本就存在很多差异,再加上检验中的人员操作、设备仪器、耗材以及检验方法、环境等不同,结果都会有所不同。用一句话说就是‘人机料法环’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在与华西合作后,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完成省临检中心室间能力测评,并与华西进行一年4次的比对,保证联盟内检验结果的互认,同时还接受华西医院专家现场指导,每个月都有两次专业学习,现在大家整体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到2017年中,比对结果就已经达到华西的要求。


同时,在华西指导下,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6月开展了院内血糖仪POCT质控,保证院内血糖仪POCT设备结果同质性。目前正在探索区域内血糖仪POCT设备同质性工作,由该院辐射到区域单位,再辐射到病人。贺勇高度评价称,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是“不一样的机构、一样的检验质量”。

 


无网传递模式更节省时间

 


“成华区三医院除了院内检验,还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部分标本检验工作,随着检验标本增多,以前的手工开单录入模式日显弊端,费时费力,且手工录入出错率较高。”欧迅表示,为了更好地解决现有模式的问题,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和医联体医院共同创新研发了二维码桥接软件进行检验信息无网传递模式。无网传递模式彻底实现了上下转诊的便捷。


李阿姨是成华区的居民,有个头疼脑热会选择去社区医院看病,社区医生给李阿姨做一个全面检查,在开过检查单且李阿姨缴费后,就会生成一个二维码,当社区有一些检验项目无法做,需要到上级医院检查时,李阿姨到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只需要查看二维码桥接软件自动接收社区医院信息系统(HIS)传来的患者信息及检验信息并打印二维码,标本采集后将二维码贴至采血管上,上述样本送至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通过二维码扫描枪扫描即可自动转换生成华西医院一维条码,贴管后送往华西检验,待报告审核后,在社区的华西终端查询并打印报告。该模式启用后,医院节省了大量检验时间,降低了采集信息错误率,很多患者表示:“现在出报告的速度更快了,结果还准确,我们对成华区三医院很放心!”

 


让百姓感受到分级诊疗的利好

 


“华西—成华城市医疗服务联盟”不仅大大提升了区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更让老百姓感受到分级诊疗的利好。其中,开通华西—成华网络门诊就是一项有效举措。


王阿姨是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的老病人,两年前曾发现肝功能反复异常,长时间未能明确肝功能异常的原因。2019年8月,王阿姨在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华西网络门诊就诊,通过网络视频与华西消化内科谢教授交流病情。谢教授安排王阿姨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后,建议住院治疗。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安排王阿姨在华西医院住院并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后,王阿姨转回到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恢复治疗,康复后,她还经常到该院进行中医理疗。王阿姨认为这种诊疗方式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华西专家的诊疗,根据病情优先住院,切实感受到了分级诊疗的好处,”她感慨地说:“小医院大本事,医联体太好了。”


据悉,过去一年,成华区第三人民医院双向转诊病人346人次,其中向医联体的华西医院转诊139人次,向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转诊48人次。向区域内青龙、双桥、圣灯社区下沉行政、医技支援帮扶共434人次。全年接收区域PACS服务32436人次。远程心电服务586人次,其中疑难病例38人次上传华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