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1年01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人民医院——
百余专家医护齐上阵 三台器官移植手术同时做
本报记者 徐咏秋

    1月11日晚,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肺移植曾富春团队、心脏移植黄克力团队、肝脏移植张宇团队与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学科医护技术团队协同努力,同步完成了心、肺、肝3台器官移植手术,成功使3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手术室外,大地一片静寂,同往常并无两样,在中心的3个手术室内,一片灯火通明,医护人员步履匆匆,神色凝重。8支医术精湛的顶尖团队,100多位专家和医护人员,通宵达旦持续奋战,终于完成了这台创造奇迹的“超级大手术”。


    而这台手术不同寻常的是,被移植的3个不同的器官均来自同一人。几小时前,一名脑死亡患者成功捐出他的心脏、肺、肝脏。13日,记者来到省医院对话多位手术医生,回顾那个惊心动魄的晚上……

 

病情危重 器官移植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时间实在太紧了,当天中午才接到的供体通知,当天晚上就要进行移植手术。”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黄克力回忆,“当我们把消息告诉她时,她的心情十分激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是一名52岁的中年女性,患有终末期瓣膜性心脏病、右心功能衰竭,12年前,她还曾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术。几个月前,因出现严重不可逆的右心功能衰竭症状,她来到省医院就诊。术前,她的双下肢反复水肿,并有严重色素沉着,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


    黄克力介绍,经相关检查发现,由于患者的心脏体积是正常人的5~6倍,随时都存在生命危险,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实施心脏移植手术换心。一方面,黄克力团队帮助患者将信息录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等待器官分配。与此同时,心衰中心对她采取药物治疗,维持生命。


   “我真没想到,患者的信息录入移植网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就等到了供体。”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郭璐回忆。据她介绍,接受肺移植的患者是一名57岁的男子。几年前,他出现呼吸衰竭症状,被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预计生存期仅为3年左右。手术前,他一直在省医院呼衰中心进行肺康复治疗,随时确保肺部能以最佳状态迎接移植手术。


    但当郭璐把找到供体的消息告诉这位患者时,他却有些犹豫。“郭医生,我现在的状态真的可以冒这个险吗?手术能成功吗?”为打消患者的顾虑,郭璐耐心地为其分析身体指标状况并讲解手术方案,还邀请麻醉医生前来为患者分析病情,最终打消了患者的顾虑,赢得了患者的信任,经过一天时间的考虑,最后关头,他决定接受移植。


    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医师张宇介绍,此次接受肝脏移植的37岁男子,于3个月前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收治入院后被确诊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由于病情危重,肝移植也成为他唯一的希望。


    据介绍,此次移植的3个器官都是通过器官捐献网分配的,但同一时间进行同一供体心、肺、肝多器官的捐献与多人接受移植却不多见,难度超前。

 

惊心动魄  3台器官移植手术同时进行

 

    接到供体通知后的几小时内,省医院各学科密切合作,上下一心,全员联动,迅速搭建起一支由重症医学中心、心外科、心衰中心、胸外科、肺移植病房、器官移植中心、手术麻醉中心等组成的“超豪华”多学科移植团队,以及一支由输血科、临床检验中心、药学部、超声中心组成的保障团队。同时,在两小时内就完成了核酸检测、胸部CT扫描、全院会诊、术前讨论和常规术前准备等工作。


    一切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当日下午6点,心脏移植手术开始准备。7点,心脏移植手术开始。黄克力小心翼翼地将患者的心脏与周围组织分离,再将转运来的活体心脏植入患者体内。然而,由于患者心脏周围血管的大小和供体心脏严重不匹配,缝合面临极大困难。黄克力解释说:“患者术前心胸比达到了0.9,而供心是一个正常的心脏,供心与受心的大小严重不匹配,左心房、上腔、下腔都无法直接吻合,这就需要通过精心的修剪把它调整到一个相匹配的尺寸,才能完成缝合移植。”最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充分的预案准备,黄克力团队在尝试多种方法后,终于在既定时间内完成缝合。


    1小时后,胸外科团队开始肺移植手术。由于前期进行了详尽的术前评估,受供患者情况良好,但胸廓与双肺的吻合度不匹配也让曾富春团队很费了一番功夫。


    当晚10点,由张宇带领的肝移植团队开始进行肝移植手术。手术过程中,患者腹腔内被腹压胀大的血管犹如一颗颗地雷,手术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但张宇带领医护团队小心谨慎,精细操作,终于顺利完成患者体内众多大小不一血管的缝合。


    直到12日凌晨4点,3台器官移植手术顺利完成,宣告成功。

 

术后病情波动大
重症医学科提供生命支持

 

   “术后,心脏移植病人、肝移植病人、肺移植病人病情变化多,波动大,病情相对不稳定,治疗复杂,需要重症医护人员日夜守护观察,精准治疗,精心护理。”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常委、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黄晓波说。


    当天接到手术任务后,黄晓波迅速组织全科室人员,将医生、护理人员分成3个小组,为3位特殊病人准备单独隔离病房,进行全面消毒,每日限制探视人员,确保病人不受感染,为随后进行的手术做好全方位准备工作。


    术中,重症医学科充分利用各类生命支持设备,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由副主任医师张晓勤带领肺移植小组,在术中为肺移植病人实施ECMO(人工肺)支持,并全程守护,于12日凌晨1点护送病员回到ICU,立即进行床旁胸片、纤支镜检查等,为病人开展监护、各项指标维护。凌晨3点,肝移植病人回到ICU,主治医师潘灵爱带领组员专人管理及维护,进行术后早期肝脏超声影像学评估等。凌晨4点,副主任医师王艺萍带领的心脏移植小组护送心脏移植病人回到ICU,持续IABP辅助治疗,采取床旁心脏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管理、右心功能监测、器官支持等措施,并启动“心脏移植MDT团队每日会诊程序”。


    全体护理团队在护士长的安排调度下,聚集科室高年资骨干精英护理人员分为A、B两组,A组负责肺移植病人的护理,B组负责肝移植、心脏移植病人的护理,此外,此次重症医学科除了参与术中和术后的生命支持、陪护任务,还承担了对术前的转运、脑死亡供体的鉴定协调等相关工作。


    采访结束前,记者经允许来到重症监护室门外,透过厚重的玻璃门,远远看到了其中两名分别接受了心脏移植、肺移植的病人安静地躺在病床上,ICU护士正在对其进行日常观察护理。


    据了解,术后,3名接受器官捐献的移植病人病情均比较平稳,肝移植病人已经停用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正在顺利康复中。心脏移植、肺移植病人也正在为停机拔管和脱离ECMO做准备。


    据悉,2020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共开展肾移植手术117例、肝移植手术39例,肺移植病房开展肺移植12例,位列全国44家有资质的肺移植中心的第9位。截至目前,医院累计实施肾移植、肝移植、肺移植、小肠移植、心脏移植等大器官移植手术近1400例,此外还开展了角膜移植、细胞移植、骨髓移植等多类器官移植手术。其中,脑死亡器官供体移植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