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1年0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8年健康扶贫获殊荣
温江区人民医院入选“四川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记大功”名单
凌昆 谢小英

2020年12月24日,四川省人社厅公布了四川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记大功名单,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是成都市唯一入选该名单的单位。


这是对该院八年援藏工作及对口帮扶的褒奖与肯定。8年的寒来暑往,8年的春去秋来。时间阻挡不了的,是温江区人民医院援藏人员坚定的脚步。

 

传帮带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冬季,色达最低气温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大雪落满了高原。可是,温江区人民医院2020年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队的刘婷愁了起来,她所参加的色达县乡镇全民健康体检任务还没完成,17个乡镇才走了一半,入冬的色达让刘婷觉得寒冷刺骨,接下来的下乡之路也显得更为艰辛。


在色达待了快一年的刘婷,还是没能适应色达缺氧、高寒的天气。但是“传帮带”的工作,进展得似乎比想象的顺利。作为超声医学科医师,刘婷主要负责翁达镇卫生院超声医师的带教,包虫病及孕产妇、胎儿的筛查。


杨龙、刘波、罗阳,他们都是刘婷收下的“徒弟”。“没收手机,严加管理,让他们反复看阳性病例。”刘婷说,这是严师出高徒。就这样,刘婷所带的3个徒弟快速地成长起来,能独立开展早中孕期一般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脐血流监测、胎心率监测、腹腔超声、胸腔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等一些新技术、新项目,“以前这些都是没有在翁达镇卫生院开展的,超声检查都很简单,现在是规范了超声检查及报告制度。”刘婷说。


从2013年开始,医院先后精心派驻医疗骨干、每年组织专家团队前往色达,实施精准帮扶计划,开展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同时,医院还创新帮扶方式,在色达县人民医院成立 “脑卒中博士工作站”,由医院海归博士后、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石长青通过实地指导、视频教学等方式,提高当地对脑血管病的认知与诊治能力。“我们致力于为色达县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军表示。

 


战“虫癌”
组建精干高效团队

 


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是四川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县,同时,还是全国包虫病的重度流行区,人群感染率一度高达11.68%。防治包虫病,是全县脱贫攻坚任务的重中之重。从2015年开始,刘军作为四川省包虫病防治领域的领军人物,带领医院超声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及相关临床科室组建医院包虫病防治队伍,多次深入石渠县开展筛查、会诊及培训工作。


不仅仅是石渠,从2013年开始,医院组建精干高效的团队,先后选派多批共263名专业技术人员赴甘孜州色达、道孚、丹巴、新龙、甘孜等县,阿坝州若尔盖、马尔康、金川等县,凉山州金阳、美姑、昭觉等县及西藏拉萨、日喀则、当雄等地,深入疫区筛查人员15600名,包虫病患者逾4200例,对包虫病患者心脏筛查560余例,先后在成都、马尔康、西藏拉萨和日喀则举办11次国家或省级继教专项培训。


医院2015年荣获四川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被原四川省卫计委表彰为援助石渠县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17年获评四川省援助石渠县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并有2人获“表现突出个人”称号;主编出版了一部20万字独立学术专著《包虫病超声影像学诊断》;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为了人民健康》收录了刘军在石渠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场景。

 


互帮互助
民族友谊之手越握越紧

 


2020年9月28日,若尔盖县人民医院院长曾明才率相关科室负责人一行14人到温江区人民医院。此时,阔别上一次会面才8天。2020年9月20日,刘军率党员工作组及医疗、管理专家一行到若尔盖县人民医院,举行民族地区协作指导医院友好互助发展联盟签约仪式。


短短8天内,若尔盖县与温江,两地两次交流,是两家医院互帮互助,汉藏民族友谊之手越握越紧的共同心愿。


而若尔盖县人民医院是民族地区协作指导医院友好互助发展联盟的第九家成员单位,2017年,为促进区域卫生事业共同进步,由温江区人民医院携手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三州的金川县人民医院、道孚县人民医院、金阳县人民医院、色达县人民医院四家兄弟单位共同组建“民族地区协作指导医院友好互助发展联盟”,搭建起了一个横跨三州一市,融合藏、彝、汉等多民族医疗友好互助发展的新实践。 随后,阿坝州汶川县人民医院、甘孜州新龙县人民医院、甘孜州丹巴县人民医院陆续加入该互助发展联盟。在该平台下,通过现场指导、全程派驻、远程沟通、接收来院进修培训人员等方式,已成功帮扶色达县人民医院、道孚县人民医院、金川县人民医院、新龙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