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1年0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临床+科研” 双战线共抗疫
成都市卫生健康科技能力提升培训会暨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启动会召开
严沁

本报讯 2020年12月30日,成都市卫健委召开成都市卫生健康科技能力提升培训会暨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启动会。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贾勇,市卫健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区(市)县卫健局、市级公立医院、各医疗机构科教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参加会议。


会上,成都市卫健委科教处总结了全市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成都市卫健委积极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先后出台医学重点学(专)科建设实施方案、医学科研、学科项目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组织专家更新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科技项目申报、评审、验收等管理流程,分解了市级学科建设任务,明确了项目管理责任主体,为成都市卫生健康科技管理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


“十三五”期间,省市重点学(专)科共立项187项,总数达到274个,较“十二五”增长240%。成都市精神病学、结核病学、神经病学分别获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排行榜全国第8名、第65名和第78名。


新冠疫情暴发后,成都市按照省、市委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在投入一线防控的同时,大力开展防疫关键技术科研攻关,“临床+科研”双战线共抗疫。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承担44项科技攻关项目,涉及临床诊治技术、院感防控、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基础研究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包括病例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时空轨迹数据库构建、新冠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系统建设、新冠病毒血液核酸检测技术平台建设等成果。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围绕卫生健康的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各项医学研究,共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课题立项数,在市属医疗机构中列居前三位;2020年,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龙泉驿区、郫都区、温江区课题立项数在全市23个区(市)县中列居前三位。


会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龙泉驿区卫健局、简阳市人民医院分别就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科教管理工作等进行了经验分享。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学科技评价与战略情报研究中心主任安新颖、四川省卫生健康政策医学情报研究所所长赵晓恒、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项目管理部部长张继艳就提高卫生健康科技能力进行了培训。


贾勇强调,全市卫生健康科技工作者要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当好“排头兵”,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建设健康成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要提高认识、发扬成绩,进一步增强卫生健康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要明确重点、统筹设计,全面完成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各项目标任务;


三是要抓住机遇、完善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质量;


四是要优化制度、加强领导,积极开创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