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0版(2020年12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天全县中医院 李蓉

    手术室是医生为患者开展手术的重要阵地,手术室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护理人员的辛勤工作。医疗环境、手术器械的准备需要护理人员付出大量心血,让他们倍感压力。同时,手术室中存在诸多生物、化学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较大的职业危害,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自我防护。

 

 


    一、职业危害因素

 


   (一)生理及心理因素


    生理、心理因素都会给手术室护理人员带来一定危害。1.工作紧张。需进行手术的病人一般病情较重,且情况会随时变化,护理人员要配合手术的实施,这就使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2.生活不规律。护理人员除参与正常手术外还要参与很多急诊手术,而急诊手术不分昼夜,导致护理人员的生活极不规律,长期下去会损伤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3.心理压力。手术室工作会给护理人员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焦虑的情况。


   (二)生物因素


    手术过程中一旦出现大出血等情况,血液可能会溅到护理人员身上,造成意外。同时,手术中会使用多种锋利的手术刀、手术剪等工具,护理人员极易被划伤。另外,引流物具有一定的感染性,不仅会污染环境,也可能会威胁护理人员生命安全,加大护理人员患乙肝等疾病的几率。护理人员一旦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就可能引发感染。


   (三)物理因素


    手术室存在可能危害护理人员身体的物理因素。1.紫外线。紫外线消毒有经济方便的优势,但会刺激到人的皮肤、眼睛,且照射时会产生臭氧,对人体产生危害;2.X射线。X射线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长期照射就会损害护理人员的身体;3.噪音。手术室噪音较大,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四)化学因素


    手术室中会用到很多化学消毒剂,长期接触后会损害人体皮肤、胃肠道、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如福尔马林溶液会导致护理人员头痛心悸、食欲下降等,消毒灭菌剂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恶心等症状。此外,电离辐射、麻醉气体及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制剂,也会威胁到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二、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一)生理及心理因素的防护


    首先,医院应合理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既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也要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同时,医院应安排足够的护理人员,利用弹性排班制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确保所有护理人员都能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其次,护理人员应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及自身免疫力,确保自身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同时应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多与同事沟通交流,尽量缓解工作压力。


   (二)生物因素的防护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自我保护。1.要定期作肝脏功能检查,避免出现乙肝;2.在手术前要做好保护措施,戴好手套,佩戴眼罩,加强防护。若皮肤存在破损最好不参与手术室护理工作;3.护理人员要规范操作,用托盘传递手术刀、手术剪等锋利工具。手术时要保护好自己,一旦手等部位被划破要及时挤出污血并消毒。


   (三)物理因素的防护


    若手术设备噪音较大,需及时保养并加入润滑剂减轻噪音。医护人员要轻声说话,走路也应轻快。若需用X线透视的话,需穿好铅衣,减少X线的照射。此外,在进行激光手术前需佩戴防护镜,进行紫外线照射时不可直视紫外线。


   (四)化学因素的防护


    护理人员需保证仪器设备的泄露量为最小最轻,要加强对麻醉药物的管理,定期开窗通风,接触消毒剂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减少对自身的危害。


    总之,护理人员要意识到在手术室工作可能会产生的职业危害,并通过有效措施进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