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7版(2020年1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外伤伤口感染应如何护理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符敏

外伤后极容易发生伤口感染,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那么对外伤的伤口感染应如何护理呢?

 

 


一、外伤伤口感染

 


外伤是指由外力作用或其他原因致使皮肤破损、撕裂形成的伤口。外伤较轻的患者仅表现为疼痛、肿胀、挫伤、皮肤开裂等,而外伤较重的患者则会危及皮肤深层组织、骨骼、肌腱、内脏器官等,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伤口感染。外伤患者因皮肤破损,伤口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多数患者就诊时伤口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不但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延缓了身体的康复进程,还需花费高昂的治疗费,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上造成较大负担。

 


二、外伤伤口感染如何进行护理

 


(一)伤口护理  术后要定时对患者伤口进行护理,更换药物及敷料。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温度、皮肤和末梢循环是否存在异常,伤口是否出血,是否出现感染情况,伤口有无气味等,如果发现上述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联系主治医生,并采取紧急护理措施。如出现肿胀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热敷的疗法,用50%浓度的硫酸镁溶液冷敷于患者伤口。出现疼痛的患者不宜立即服用药物,而应预先了解疼痛产生的原因、部位、持续时间等必要因素,再决定是否使用镇痛药物。


(二)心理护理  患者饱受病痛折磨,身体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因此多数患者的情绪都不是很好,普遍存在焦虑、烦躁、恐惧、易怒等不良情绪,加之伤口感染导致的疼痛,放大了这些不良心理因素。所以护理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要经常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及时与患者及家属、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疼痛给予充分理解,从各方面精心照料患者。当患者的身体出现疼痛时,可用音乐、沟通交流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伤口的疼痛感。


(三)清创处理  外伤后6~8小时内是清创的最佳时间,该阶段细菌大量存在于伤口表层,还未完全侵入深层组织,伤口暴露的时间越长,为病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感染的概率就越大。及时清创是降低伤口感染的关键措施。对受伤部位进行快速清创,可有效减少细菌的数量降低感染程度。清理时先用无菌纱布将伤口覆盖,再用生理盐水对周围皮肤进行清洗,多次清洗后,检查伤口是否还有遗漏处,整个清洗过程要注意避开裸露的血管与组织。清创过程一定要检查伤口有无异物或血液凝块,尽量将其清理干净。但对于因骨折或车祸造成的外伤,就需要细心清理了,因为骨折患者的组织中很有可能会有碎骨,而车祸导致的外伤伤口中存在的异物种类更为丰富,如果清创、排污不彻底,此时绝对不可以进行缝合。对伤口污染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伤口感染。


(四)严防感染  防止伤口感染既是护理人员的工作目标,也是治疗的目的。首先要确保缝合室的环境卫生,定期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手术时要减少人员流动,清理伤口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前,操作人员须仔细清洁双手,使用一次性胶布和杀菌巾,防止创口发生交叉感染,伤口要用酒精纱布覆盖,缝合结束后用纱布包扎。


(五)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摄入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缩短患者身体恢复的周期,此乃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患者应多食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鱼虾、蛋类、芹菜、橘子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尽量不要食用辛辣、油腻等对身体刺激较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