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0年11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前所乡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援彝扶贫干部张露霖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纪实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宣传部 何军

前所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最西边的一个乡镇,也是四川、云南两省的交界地带。交通不便和气候环境恶劣,造成了前所乡产业发展滞后,一度成为了全省深度贫困乡镇。


但是,在2018年到2020年,前所乡探索出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路子。时至今日,上村2000亩菊花基地即将迎来大丰收,中村600亩中药材也签订了收购订单,逗乐河村的200亩海椒早已销售到了远方,龙洼村的3000多头牛羊即将出栏。全乡780户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现在的前所乡,相比三年前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近年来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支持,也离不开一个人。2017年底,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派出的脱贫攻坚挂职干部张露霖,来到了前所乡担任乡党委副书记。看到前所乡产业发展的尴尬状况,怎样消灭前所乡脱贫攻坚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如何因地制宜、以产业促脱贫,就成了他挂职以后思考的头等大事。


经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张露霖总结了前所乡产业干不起来的三个原因:一是群众思想没有改变,二是村组干部带头能力不强,三是没有合适路子。针对这些问题,张露霖提出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规划,决心要因地制宜,带领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在产业发展上蹚出一条路子。

 

改陋习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2018年初,张露霖向他的派出单位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申请了10万元的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并试着动员前所乡逗乐河村贫困户试点种植特色中药材。


说到逗乐河村,过去多数村民都参与了买彩票,不管老少,就想着一夜暴富。最出名的就是“老大难”卢有生,他是个低保户,整天无所事事,不是买彩票就是玩牌。


为了改变村庄的风气,张露霖决定先拿卢有生这个老大难“下手”。在药材种植试点时,他就和卢有生签订了承诺书,来个种植药材“比赛”:张露霖种一片,卢有生种一片,看谁种得好。


实际上,两片地都种在卢有生家地里,张露霖的那片由卢有生代管,种成了算卢有生的,赔了算他的。看着药材一天天成长,想到张露霖为了药材地自掏腰包800多元,卢有生有些害羞了,坐不住了,一头扎进地里,刨地、翻地、施肥、盖地膜、除杂草……秋天丰收了,光这两小块地纯收入就达到了3000多元。


看到“老大难”都种起了药材,村里曾经的“票友”们都陆续找到了张露霖,请他帮助指导中药材种植和其他产业发展。两年来,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逗乐河村建起了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一期200亩的海椒基地在今年也实现了丰收。


和卢有生一样,现在想通过买彩票一夜暴富的人越来越少了,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当地群众的意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明白只有通过勤劳的双手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开眼界
吃下产业发展定心丸

 

2018年底,前所乡逗乐河村种植中药材受益的消息传到了中村第一书记赵柱会耳中,同样是援彝扶贫干部的她,看到了好的产业发展机遇。


然而,当赵柱会征求中村村组干部产业发展意见的时候,中村好多村组干部却都不支持她,认为发展中药材产业风险高、见效慢,不同意她的提议。“走投无路”的赵柱会找到了作为“乡领导”的张露霖,希望他能说服村组干部。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9年初,张露霖带领着中村村组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共计20余人,“浩浩荡荡”地去到了云南省宁蒗县,他联系了多家中药材种植大户和收购商,让村组干部亲自到种植大户的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同时与收购商洽谈订单药材收购细节。


看到了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学习到了先进的种植经验,了解了最新的市场行情,签订了保底价的药材收购订单,前所乡中村所有村组干部的心终于放下了,当场就下定了决心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于是,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规模种植、村组干部带头种植、村民试点种植的模式,目前,前所乡中村集体经济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规模超过了50亩,村组干部和村民种植面积接近1000亩。

 

解难题
积极为村民致富找出路

 

2019年4月,乡党委决定引进的菊花种植公司在前所乡上村租地的时候,问题又接踵而至。以上村2组沈此尺为首的好几户村民,不愿将土地租给公司,经多次协商都协调不下来。张露霖作为这个项目的牵头人,他在胆结石手术后不足一周,腹腔镜手术缝合线都还没拆的情况下,就从成都返回了工作岗位,带着村组干部来到了沈此尺家做工作。


沈此尺知晓了张露霖的身份和来意以后,对他说:“我也是几十年的老党员了,不是我不配合工作,我也知道,单靠种包谷和洋芋,不管怎样都发不了财!不把地租出来,是因为以前有老板在上村发展了很多产业,最终都失败了,最后租地和出力打工的钱都拿不到,我们担心啊。”


听到沈此尺说出了掏心底的话,张露霖对他说:“沈老辈子,今天遇到您这个老党员,我们讲党性。我给您担保,如果签完租地合同拿不到租地的钱,春节之前拿不到务工的收入,我自己掏钱给您。”


沈此尺见张露霖如此郑重地保证,叫来其他几户村民对他说:“张书记,党委政府给我们想办法,找出路,我们打心底感激,就冲你刚才的那句话,我作为老党员一定会支持你,也不需要你来担保,今年土地我租给菊花种植公司,但是今年如果不成功,明年我就要把地收回来。”


解决了这个难题,最终2019年菊花种植公司在上村1、2组打造了600余亩的菊花特色产业基地,解决了就近务工劳动力100余人,给上村村民带来了土地出租和在家门口就近务工收入近100万元。2020年,该公司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实现租地2000余亩,发放征地补贴80余万元,村民就近务工收入200万元的目标。


如今,由张露霖提出的前所乡“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规划已初现雏形。在上村引进公司,大力支持“菊花”产业发展;在中村积累经验,持续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在逗乐河村逐步改变模式,满足群众“海椒”致富梦想;在龙洼村依靠地理优势,建设“猪牛羊”养殖基地。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逐步提高了群众收入,巩固了脱贫成效,提高了脱贫成色,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战役在前所乡取得胜利。


张露霖,就是这样一位扎根彝区三年,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让前所乡发生前所未有变化的扶贫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