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0年11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革命老区医疗精准扶贫调研座谈会在巴中市召开
建长效联络机制 助老区精准扶贫
李芯

    本报讯 “希望省中医药信息学会、农工党四川省企业家联谊会与我们巴中市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双方定期交流信息,为巴中医疗精准扶贫和中药产业振兴出力献策……”11月6日~7日,省中医药信息学会、农工党四川省企业家联谊会联合巴中市政协、农工党巴中市委会、巴中市卫生健康委、巴州区巴药局在巴中市召开革命老区医疗精准扶贫调研座谈会,座谈会上,巴州区巴药局局长李彬说道。


    巴中市是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素有“红军之乡”的美誉,同时,巴中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长期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倾情支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需要医务工作者重点支持。


   “我们采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同建的方式,做大做强道地药材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脱贫致富。”11月6日下午,省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农工党四川省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王笳一行,在农工党巴中市委会副主委胡永红,中共巴中市巴州区区委副书记刘伦武,巴州区巴药局局长李彬,农工党四川省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巴中市大水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昌志等的陪同下,参观调研了巴州区中药材科普园、巴中市巴州区川产道地药材产业园区及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据了解,近几年道地中药材是巴中确定的四大特色农产业之一。在巴州区中药材科普园展示厅墙上,玻璃瓶装的各种中药材是巴州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出的600余种样品,其中入《中国药典》125种,川产道地药材75种。今年,仅巴中市巴州区就新种植中药材2.5万千亩,围绕枳壳、丹参、白芍、姜黄4个主导品种,推进了6个万亩连片种植区的建设,带动了26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11月7日上午,在座谈会上,王笳一行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省中医药信息学会基本的情况,就学科建设、学历提升、科研课题、人才队伍、医院等级评审、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笳会长一行给我们带来了医药产业、食品安全、中药知识和医疗前沿新技术的信息,对个人和单位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参会的各医疗单位,珍惜机会,双方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在大健康和中药材产学研方面加强联系,为巴中医疗精准扶贫和中药产业振兴出力献策。”巴中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巴中市委会主委张方说。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农工党四川省企业家联谊会主动扛起了革命老区脱贫大旗,助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看病难突出问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展示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