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3年1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龚敬宇

       3月的午后,阳光正好,点开微信,一个久未联系的头像亮起来,一条来自远方的消息:龚医生,宝宝5岁了,上幼儿园中班,现在一切都好。照片中活泼可爱的男孩,脸上洋溢着治愈系的笑容。每年这时候,这位妈妈都会给我发一组照片,道一声问候。时间很快,一切仿佛就在眼前,还记得初见面时,一个不太年轻的母亲,忐忑,焦虑,眼里充满了期盼,怀里的孩子,瘦瘦小小,黄黄的皮肤,一双眼睛却格外灵动有神。仿佛黑夜中的一道光,让那颗原本已经疲累试图中途退场的心得以重回轨道,有了继续的理由。

       每一位走出校门的医学生都曾庄严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奋斗终生。但是并不是每一位都能坚持到最后。

       从医20余年,我曾经历过委屈、挫折、失败,在医患关系紧张,暴力伤医不断发生,各地不断爆出年轻优秀医生不堪重负,或者离场,或者被摧毁了健康,也萌生过重新选择的思考,但是最终还是选择坚持。我永远记得刚入职的时候,科室老主任对我说的那句话“病人永远是医生最好的老师”。那时的我并不理解。单纯地认为只要态度好,能治好病就是好医生。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结识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来自各地,为了孩子,穿越大半个中国,但是很多时候,却只是吃药、复诊、等待,周而复始。这些孩子被病痛折磨,但是大多病因不明,即使病因明确也可能预后不明,治疗手段也很有限,有的家长迫于现实在坚持与放弃之间无助地徘徊,绝望、不舍、自责等各种情绪无处安放。在与他们的共处中,我真正懂得了“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现代医学所指的健康并不仅仅是躯体的无病状态,更重要的是个体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因此作为医者,不仅要关注人的疾病,也要关注人的心理、情感。一切的医疗策略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这是一种对人的健康、尊严、价值、情感的维护和关切。

       医学人文精神的践行是优化医患关系、构建健康医疗环境的关键。医者,当心怀善良,医者仁心;舆论媒体,当实事求是,医院的管理者当多给医护一些理解和支持,多一些人文精神的体验,让医护更专心地治病救人,患者必将得到更好的就医获得感。(据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