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建立卒中中心可以缩短患者从入院到CT检查和治疗的时间,进行快速的神经专科评估,将更多的患者收入卒中单元,有效地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节约医疗成本。
不过,卒中中心建设不是以神经内科为主体的卒中单元扩大版,也不是神经内、外科与相关学科简单机械地“物理拼凑”,李光宗表示,在医院政策支持和院领导行政协调下,成都市六医院建立起了一个包含急性期救治、早期康复、二级预防、随访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相对独立的学科联合体系,整合了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介入科核心科室共同参与,并组建了以他为组长的8人介入团队。“我们将着重打造绿色通道,通过规范诊疗流程,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及时、快速的就医途径。”
据了解,脑卒中如未及时得到规范救治,每延迟1分钟治疗,将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每耽误1小时,大脑老化3.6岁,轻则导致偏瘫、失语,重则导致死亡。“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高于欧美等国家。”李光宗说。
“以前遇到卒中患者,由于技术水平等问题需要转院对接,错失了最好的救治时间,而李医生的到来填补了我们技术上的空白。”同办公室的李妮医生说道,“他从来都是为患者考虑,不论手术风险大不大,家属配不配合,他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给病人最好的治疗。”
“在各科室的全力配合下,我们现在有底气接收各类卒中患者,同时也把让患者在家门口第一时间得到快速救治的理念灌输到了心中,做到让患者无需再转院,避免生命危险与瘫痪风险。”李光宗说道。
有保障
让患者得到及时高效治疗
2019年10月5日23时50分,成都市六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79岁昏迷两个多小时的婆婆,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基底动脉闭塞所致的脑干梗塞,如果没有非常手段,基底动脉闭塞死亡率超过90%。换作之前,这名患者将十分棘手。
据了解,2018年以前,成都市六医院作为城东医疗中心,虽然早已经掌握了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技术,但是由于卒中绿色通道不健全和缺乏脑血管内治疗技术,仍有部分患者得不到良好的救治。在治疗卒中患者方面,只能做一些单纯造影,支架手术都要请华西医院或者省医院专家来操刀,取栓手术在李光宗来之前也只做过两例。因此,这名病情严重的患者不仅考验着医院新的救治体系,也考验着李光宗的心理素质。“当时了解情况后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是到这的第一台手术,既怕没有做成功,又想着一定要把患者救过来,让我们的团队‘一炮打响’。”
李光宗团队临危上阵,在取得家属理解和同意的情况下,立即给患者进行了颅内基底动脉取栓术,经过1小时20分钟的艰苦手术后,取出堵塞的血栓,让血管恢复通畅。这时已是10月6日凌晨2点20分。术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四肢也能慢慢活动,目前已康复出院。
这例看似简单的取栓手术,凝聚着成都市六医院院领导的心血和打造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的决心,标志着卒中绿色通道和各类复杂高难度脑血管疾病治疗技术拉开了序幕,同时也见证了李光宗团队的“开门红”。其后的两个月,团队陆续成功完成了5例静脉溶栓、7例动脉取栓、8例支架植入手术,在全院上下备受瞩目。
眼下,医院正举全院之力,按着国家标准完善、改造升级,建立集筛查预防、救治、健康教育为一体的高级卒中中心。
有情怀
让患者享受到贴心服务
“实干、积极、有担当”是身边同事给予李光宗的一致评价。
从攀枝花来到成都,很多事情都还不稳定,不过对于李光宗来说,有一点是能确定的,只要医院一个电话,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间,他15分钟内都会赶到。李光宗的同事告诉记者,11月2日本是他的生日,晚上亲朋好友一起为他庆祝,不过那天正好接诊了一名患者,李光宗得知情况后,扔下一桌子人就赶到了医院参与救治。
而作为一名熟悉颅内动脉取栓、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治疗和颅内动脉瘤栓塞等高精尖介入治疗技术的医生,他对待自己的“徒弟”也是无比耐心与和蔼。“工作上许多事情他都会细致告诉我,一些知识和技巧往往让我吃惊,好像给我‘打开了新世界’。”李光宗的“徒弟”笑着说。
“新人”李光宗给科室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科室的凝聚力更强了,服务质量更优质了,“心气”更高了。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很负责任,查房时问他们问题都会耐心给我们解答。”73岁兰婆婆的老伴在11月6日中午因基底主干动脉闭塞突然昏迷入院,幸好经李光宗团队的精细手术保住了生命。“当时心里着急得要命,中午时人又少,我老伴个子又大,是李医生及时赶到后帮着把他抬到了担架上,我心里很是感激。是他们让我对六医院的印象更好了。”
“这台手术仅用时38分钟,病历还没有写好,患者已经恢复了清醒。”李光宗说。
现在,李光宗与同事们仍在不断思索如何与时间赛跑,将抢救时间尽量缩短。“下一步,我希望能通过绿色通道让患者从入院到溶栓在40分钟内完成,取栓则控制在90分钟之内。”谈及未来,他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