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19年09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八旬老人的胃“跑”到了胸腔里
外科医生步步惊心,40分钟妙手剥离粘连
徐咏秋

8月27日,常年受多种疾病折磨,走路不稳的张大爷(化名),终于能独自走路到医院来复查了。“他的精神状态也变好了,脸上还有了笑容。”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院区胸外科副主任尚观胜说。张大爷对为他实施手术的尚观胜很是感激,正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才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而回忆起半个月前张大爷的情况,尚观胜感慨地说:“我行医几十年,还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复杂的食管裂孔疝。”
张大爷的情况到底有多复杂呢?

 

困难重重
膈肌薄如纸片 粘连严重

 

今年85岁的张大爷,长期患有脑梗塞、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博等多种基础性疾病,他常常感到呼吸困难,饭后胃反酸、呕吐、胀气,特别是平卧时的剧烈咳嗽,导致晚上只能睡4小时左右。8月5日晚上,张大爷在家人陪伴下来到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院区急诊科就医。经CT检查,张大爷被确诊为重度食管裂孔疝,为了彻底解除这一顽疾,尚观胜提出采取手术治疗的建议并得到患者家人的同意。
经过术前的精心准备,8月9日上午10点,在心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配合协作下,尚观胜为老人实施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而当尚观胜打开老人的胸腔时,发现胸腔内的器官粘连非常严重,老人的膈肌薄如一张纸。“看到眼前的复杂情况,我心里还是抖了一下。”尚观胜说。
“由于老人的整个胃、一部分大网膜、结肠都疝到胸腔里面,和肺之间的粘连非常严重,需要自己一点一点的仔细分离,可以说是步步惊心,汗水都出来了。”既要快又要好的实现分离,成了摆在尚观胜面前的一道来不及思考的难题。最终他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经验,40分钟后顺利完成分离,将胃还纳到腹腔。下午1点左右,手术顺利完成,老人被转入ICU进行观察,两天后转入普通病房。
8月21日,老人顺利康复出院。

 

医生提醒
食管裂孔疝或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张大爷的儿子告诉记者,父亲多年来一直喜欢吃肉。5年前,他便有了饭后不舒服、晚上睡觉咳嗽甚至呼吸困难症状,但他一直选择吃药治疗,有时候半夜睡觉感到很不舒服,才会到医院急诊看病。最近,病情越来越严重的张大爷,连走路都很困难,生活也无法自理,全靠5个儿子轮流照顾。
“那次在急诊见到老人时,他连走路都很困难。上个星期二老人来复查时,已经可以自己走路,饮食起居都能自己完成。身体恢复得非常好。”据尚观胜介绍,食管裂孔疝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类疾病,“正常情况下,人的胸部和腹部之间有个膈肌,就是3~5毫米厚的肌肉组织,老年人由于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胃肠功能比较差,大便不通畅导致腹内压力高,膈肌往上面顶,时间长了膈肌就会变薄。症状较轻的可通过保守治疗,但像张大爷这种情况较严重的就必须通过手术治疗。”
那么,老年人应如何预防食管裂孔疝呢?尚观胜建议:第一,要合理规划膳食,过于油腻、肥厚、含油量多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导致腹内压力增高,引发食管裂孔疝等疾病,应尽量少吃;第二,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走,这样可降低肠梗阻现象发生的几率;第三,要保持规律合理的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