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18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兴文县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
贫困户治病不花钱 救助金“兜底”
贾琪
“健康扶贫这个政策真的好!”在宜宾市兴文县中医医院住院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天蓉向周围人聊起自己的住院经历时,总是忍不住地夸道。和黄天蓉一样,因健康扶贫政策受益的人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兴文县已对106名九类大病患者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支出369.74万元,501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救助……

医疗救助扶持
患者治病没花一分钱


“对很多贫困家庭来说,最怕就是生病,不少家庭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平时只能小病忍着、大病扛着、重病顶着,以至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健康扶贫政策出来后,贫困户的健康问题、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贫困户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兴文县中医医院住院部医生


3月26日,家住兴文县莲花镇大坪村四组的黄天蓉因结肠癌术后复发住进了兴文县中医医院外科。入院前一个月黄天蓉就觉得腹部疼痛,想到进医院检查治疗要花钱,便一直忍着,但是疼痛非但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剧,不得已只能去医院检查。
经过治疗后黄天蓉的病情得到缓解,到窗口结账办理出院手续时,她十分忐忑,心想:“这一次住了二十几天的院,又做了手术,不晓得要花好多钱哦。”结果却出乎意料,面对1295.44元的医疗费用,她简直不敢相信。
原来,黄天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的住院医疗费总额是117429.34元,得益于兴文县的医疗救助扶持行动,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其中医保认定的门诊特殊疾病患者,政策范围内门诊医疗费用按90%报销。
与黄天蓉一样,感到高兴的还有兴文县共乐镇毛村8组45岁的何贵善。因8岁时患“结核性右膝关节炎”,未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病痛一直伴随着她。何贵善后来也曾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进行诊疗,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做手术,长年病痛的折磨对其家庭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为
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兴文县人民医院、兴文县中医医院的医疗技术人员入户了解何贵善病情,查看其检查报告,并帮助她按照规范程序转诊到泸州市普贤外科医院就医并实施手术,目前手术后恢复良好。
何贵善医疗费用18528.46元,医保基金先行对其第一期医疗费用进行报销7346元,医保报销后,何贵善个人仍需承担11182.46元的自付费用,这对何贵善一家来说仍是一笔十分巨大的开支。为减轻医疗负担,何贵善申请兴文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进行救助,根据其家庭具体困难状况,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兴文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最终全额救助了本应由其自身负担的剩余医疗费用11182.46元,切实解决了何贵善的医疗负担。

一对一精准帮扶
实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感谢国家好政策,感谢党,不然我家唯一的劳动力也可能丧失了,那以后的生活可怎么办呢。”——贫困户王礼宣


除此之外,兴文县还安排县、乡医疗机构739名医技人员对全县因病致(返)贫人员进行一对一签约,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行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全覆盖,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推动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同时县、乡医疗机构到村开展医疗义诊、健康讲座、送医送药、慰问随访活动,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干预,实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仙峰乡居坪村是兴文县人民医院康复科的对口帮扶村,居坪村吴成伦老人家是康复科徐书勇主任的健康扶贫对象。当徐主任通过电话访谈得知吴成伦一家两老口都被颈肩腰痛的老毛病困扰多年,最近病情更加严重的情况后,便叮嘱他们及时到医院治疗,两位老人于2017年12月中旬到兴文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
到康复科后,徐主任细心为他们查体,根据老人病情对症制定治疗方案,并告诉他们住院期间有任何困难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两位老人倍感亲切和温暖。到了出院这天,老人连声道谢,说道:“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健康体检服务,为我们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与生活上的困难呀!”
2018年春节期间,医院领导来到居坪村,询问老人疾病恢复情况,并送去了米、油、棉被等价值400余元的慰问品。老人家喜在脸上,记在心上,并连声道谢!
与吴成伦老人一样,兴文县五星镇赶场坝村1组的王礼宣一家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五星镇卫生院副院长石义芳“一对一结对子”联系帮扶,王礼宣常年患病(膝关节坏死),已丧失劳动力,51岁的妻子高登秀是家里主要劳动力,从2017年起,石义芳定期到该居民家作健康指导。在一次帮扶时,高登秀说自己小腹疼痛,石义芳当即就带她到五星镇卫生院免费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子宫肌瘤(肿瘤大概10cm左右),建议立即到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1月8日,高登秀到兴文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检查,被确诊为子宫肌瘤,并于1月11日进行了手术,由于该患者是精准扶贫户,住院期间所有费用都全免,现病人情况稳定,在家休养。期间石义芳时常到高登秀家询问病情,作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让他们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本报记者 贾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