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19年08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落地,离不开每一位村医的执着坚守
劝患者别喝酒 村医还得打“感情牌”
陈施妤

“小康不小康,还得看健康”。农村的卫生健康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初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落地离不开每一位村医的执着坚守、默默奉献。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的桃坪镇东山村,亲身体会到了村医基层工作的艰辛。

 

“摸底”村民
建个人健康档案

 

 


东山村人口432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51人,重点人群45人,贫困人口20户、92人。“5·12”地震后,桃坪镇东山村的村民搬迁到了各个地方,最远的一户人住在汶川,这使村医王胜平的工作面积更广,也增加了他的工作难度。因为他平日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公共卫生服务。
刚走进东山村卫生室,目光就被墙面上悬挂的一个个白色的小册子所吸引。0~6岁儿童健康管理登记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登记册,肺结核患者健康登记册……每一个登记册都清晰地记录着村民的患病情况、治疗康复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医生的回访情况。
“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摸清全村432口人的健康情况,并登记在册,这样方便管理,能够对症下药的去做回访,给他们宣讲疾病的预防与护理知识。”王胜平指着桌面上摆放的健康知识手册说,“我们在上门入户做宣讲时,就会带上这些册子,村子里的老年人没事儿的时候翻一翻,也能从里面学到一些知识。”

 


上门体检遭拒绝
抓住症结打“感情牌”

 

 


    谈及入户宣讲健康知识与国家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从王胜平的口中,记者感受到这项工作的不易。
由于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不易改变,当地居民医从性都很差,高血压患者不愿意服药,儿童预防接种要亲自入户去进行。“85岁的杨家正患有高血压但还是每日饮酒,最初我去测血压他完全不配合,我就不厌其烦地上门给他讲解高血压的危害。”王胜平说,“针对那些不听话的老人,要学会打‘亲情’牌,让他们知道自己健康了,会给子女减轻压力,这个家庭才会越来越好。”慢慢地,杨家正开始戒酒并每天按时服药,不仅血压控制得好,还帮王胜平做老百姓的工作。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村民们看病买药通过报账几乎都不用出钱。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许多村民不了解相关政策,这就需要我们上门去讲解。”王胜平说。51岁的王明亮患有双肾衰竭,需要长期服药,但他的病很特殊,每次高血压调药都到省医院去,为了让王胜平明白医疗扶贫政策和报账流程,王胜平总是耐心地给他讲解。
“做好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确实很难,居民健康档案一遍又一遍地整理复核,每年为老百姓体检完后还挨家挨户的去发体检结果,并耐心地给他们做健康指导。”王胜平说,“虽然有时觉得真的很累,但当我们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2018年省级绩效评价中得到省级专家的肯定时,那一刻我们觉得再累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