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3年07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竹基层医生守一方热土护佑百姓健康
他们,初心如磐永向党
□本报记者 王丹

       在四川绵竹,有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的人,他们是基层医生,也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身披光芒、无惧风霜,以共产党人的热情,将红色精神和医者仁爱代代相传,不忘初心,守着一方热土,护佑百姓健康。

     “70后”医生殷坤泉:

       乡土气息中的医者大爱

       今年50岁的殷坤泉出生在绵竹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医25年,他每天都是医院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个人,别人下班后是陪家人吃吃饭、散散步、看看电视,他几乎每天晚饭后还要到医院,看看科室每一个病房的患者,询问他们的病情,关心他们的饮食,陪他们拉拉家常,他称此为“话疗”。

       殷坤泉是新市镇卫生院的医生,他始终认为乡镇医院虽比不上成都的大医院,但这里有大城市没有的乡土气,对于常年务农的乡亲们而言,疾病都是源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正是这些家长里短,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人心。

       殷坤泉以贴心的态度和过硬的技术得到了乡亲们的信赖,有些患者为了表示感谢送来的老母鸡、腊肉、自种的蔬菜,深知生活不易的他都一一婉拒,唯一收下的只有那鲜红的锦旗和一封又一封的感谢信。殷坤泉说:“每个患者家里都不容易,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我要对得起这一身的白大褂;作为党员,我要配得上胸前的党员徽章。”

       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暴发,殷坤泉作为科室的“领头羊”,第一个签下请战书,在这场没有硝烟、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战争中他一直坚守岗位,带领科室成员迎着寒风,走在距离疫情最近、最危险的地方。

       25年,9000多个日日夜夜,从执业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从入职时的“小白”到科室领头人,殷坤泉不断增长的不仅仅是职称和职务,更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坚定与执着。

     “80后”医生羊建:

       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生命

       在新市镇卫生院,殷坤泉的精神影响了很多人,“80后”医生羊建就是其中之一。

       下午1:30,休息时间的外科诊室依然忙碌着。候诊的患者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一边等候,一边拉着家常。在院长蒋显洪眼里,羊建有着不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羊建是我院第一个拥有医疗专业学士学位的医生,他和殷坤泉一样,放弃了在市级医疗机构工作的机会,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回报乡里。这几年,他通过基层服务积累了一大批患者,是年青一代的好榜样,年长一辈的好传承。”

       羊建与殷坤泉的诊断室相邻,又经常一起上手术台,相差近10岁的两人,似乎找不到任何代沟,他们因共同的信仰而聚,因专业领域的爱好相互吸引,因崇尚科学的精神相互尊重,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2015年3月22日晚,羊建值夜班,忽然晕倒在病房里。同事及时发现并为他进行了简单的急救,羊建恢复意识后,自我感觉只是血压升高,没什么大事。交接班时,羊建将情况汇报给了领导,并请求多安排一些同事值班。但是一晚上过去,羊建的症状并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过检测,他被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后被确诊为右前交通动脉瘤),必须马上手术救治,医院的同事、朋友和患者们都为他担心,祈求他平安渡过难关。

       手术后,羊建经过短期的休息和调理,很快回到工作岗位。“他就是喜欢他手中那三寸长的手术刀。”这是妻子廖文英对羊建的评价。在羊建眼里,“医生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扎实的技术,还要有一颗赤诚和仁厚的心”。多年的经验累积、精湛的业务技能、患者的信任,更加坚定了他将生命的时光奉献给患者和社会的信念。

     “90后”医生夫妻档:

       相知相守谱写奉献乐章

       同为“90后”的麻醉医生陈依琳和丈夫马国城间的伉俪之情,在大家看来既令人羡慕又让人敬佩。

       同为大学同学的两人,对医疗事业有着同样的热爱和赤诚,毕业后两人同在新市镇卫生院工作,是医院唯一一对医生夫妻档。

       从实习医生到成为科室骨干,陈依琳和马国城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在这10年里,他们积极参加院内外学习,苦练专业技能。

       2017年,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开展,马国城是绵竹市第一批援彝的医疗人员。当时已经有2个多月身孕的陈依琳,毅然将丈夫送上车,踏上了去往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的“征途”。

       来到甘洛,得知当地医务人员缺乏,病患多,马国城同当地的医务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地走访,为当地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身为党员的陈依琳,不仅没有埋怨丈夫的远走,反而成为丈夫身后坚强的后盾,因为她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随着肚子日渐增大,行动不便及各种生理不适的到来,陈依琳仍每天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安慰远方的丈夫:“没事的,我能行!安心干你的工作,这是党和政府给你的机会。”

       在妻子的鼓励下,马国城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指导临床工作,通过开展示范教学查房、示教诊疗操作、病案讨论等,提高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受到了当地医护人员及群众的好评,被评为绵竹市第一批对口帮扶甘洛县医疗援助工作“先进个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基层,像殷坤泉、羊建、陈依琳这样的党员医生还有很多。他们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在医疗一线;他们像一颗颗闪耀的红星,永远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苦干实干;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减轻患者的痛苦,用真情服务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