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3年06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深入开展政务便民服务行动
群众“零跑腿” 好评百分百
本报记者 李心睿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在主题教育中坚持立足“小切口”解决人民群众健康“大问题”思路,以政务服务为载体,以信息赋能为抓手,深入开展政务便民服务“零跑腿”行动,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核心“办”

       创新模式让优质服务有温度

       一是开展贴心举措“个性办”。在“减时间、材料、环节、跑动,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基础上,推行靠前服务、网上集中交件、省市县三级联审联批,“点对点”提供“一条龙”服务;以高频事项为重点,编发行政许可事项图文简易办事指南10个和《医疗广告审查申请常见问题答疑》,努力实现服务对象申请材料“零错误”。二是创新方式“秒批办”。利用信息技术在省一体化平台开发定制“智能预审”场景功能模块,拓展5项服务事项,实现现场导引“零等待”,咨询辅导“零距离”,审批反馈“零时限”,线上校验成功率93.4 ,退件率由44 减少到1.5 。三是一老一小“温馨办”。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在绵阳市、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着力满足老年群众护理网络咨询、网络门诊等护理服务需求,为全省20.4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提供“开展一次上门健康管理、提供一套上门健康指导、开通一条健康咨询热线”的“三个一健康服务”,全面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再生育审批事项,大力简化生育登记流程和材料。

       狠抓关键“通”

       一体贯通让链条服务有深度

       一是在“区域通”上做文章。瞄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目标,持续推动川渝医疗管理融合发展。截至4月底,省内和川渝两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672万例次,节约3.8亿元。二是在“流程通”上出实招。通过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联合公安、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推动“出生一件事、结婚一件事、身故一件事”落地可办。指导各市(州)完成“出生一件事”配置,集成到省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通过信息联通、邮政跑腿“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让事项办理由60个工作日缩短到25个工作日,时间压缩近60 。三是在“末梢通”上下功夫。支持成都市创新开展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场景建设,鼓励华西医院等优质资源下沉,构建“医院+社区”双向深度融合模式,建立医院-机构-社区-家庭一体化健康管理数据中心,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自主管理连续服务平台。推广资阳市雁江区整合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等高频电子证照共享模式和放射、母婴等技术机构线上校验“三证合一”经验。推进成都市青白江区通过“信用承诺+监管数据”模式,创新村卫生室(站)校验服务“即办”,有效破解困扰基层医疗机构的校验难题。

       夯实基础“联”

       强化平台让保障服务有力度

       一是信息集成“一体化”。建成互联网医院298家,实现76 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线上便民服务,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84 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就医”,有效破除“一院一卡、互不通用”的难题。二是便民惠民“精准化”。将发热门诊查询、医疗机构查询等23个查询应用上线“四川政务服务网省卫生健康委分站点”和“天府通办APP”,实现多项卫生健康特色应用服务在一体化平台同步可查询、可办理。在微信公众号上线疫苗接种小程序,实现“掌上”即可办理儿童和成人疫苗接种预约、查询、健康教育等服务。建立12320和12345热线知识库更新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是审管联动“智慧化”。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和“智慧卫监”系统,优化完善医疗“三监管”平台数据指标、监管规则和分析展示功能,推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全流程信息化。建立“四川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信息系统”,配合综合监管部门实行信用等级评价和资质动态管理,确保行政审批管理链条的完整性,实现信用管理共享互通,构建部门审管联动“大监管”格局。

       截至2023年4月末,省级行政许可23大项98小项全部对应提供“全程网办”服务方式,累计办理1434件服务事项,好评率100 ,按时办结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