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喝口水,可以给我一分钟吗?”迎面朝着记者走来的,是刚刚从手术室里走出来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产科一党支部书记青文婕。话音刚落,青文婕就抄起一瓶矿泉水,猛灌下去,随后立刻坐了下来,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气喘吁吁的她便瞬间“回血”,进入平静的工作状态。“今天早上查完房就进了手术室,直到现在……”青文婕语速很快,温柔却也清晰,她的身上仿佛有着源源不断的干劲和力量,极具感染力,基于此,她也是用这样的精神不断为支部注入动力。
用心呵护 为母婴安全献力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青文婕是位“80后”,目前是科室的骨干,身为党员的同时,青文婕首先是一名优秀的产科医生。
去年,35岁的佳佳(化名)从广西来到成都,为自己的第四次剖宫产建卡时,第一时间就对青文婕“亮明身份”:“我之前住在成都,三宝就是在成妇儿生的,当时是你给我做的手术,恢复得又好又快,我记下了你的名字。我知道第四胎的风险会更大,所以我专程过来了……”青文婕想起佳佳的话,诧异之余更多的是感动,能有“回头客”是对产科医生技术极大的认可。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对着不少身为‘特殊病例’的产妇,为保障这一群体能够安全分娩,实现母子平安,是我们在实质性地改善医疗服务时更大的一份责任。”近年来,青文婕所在的产科,正积极探索并开展胎儿医学的相关诊治方法,不断优化流程和诊疗服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胎儿还在母体发育过程中,就能尽早地发现胎儿所存在的问题或患上的疾病,一些胎儿在腹中便可纠正,而一些则可以在娩出后的第一时间,给予相应的治疗,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
还有一名让青文婕印象深刻的高龄产妇,在院外产检时发现,孩子臀部长有一个巨大的肿瘤,医生建议引产。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来到青文婕的诊室,“我年龄大,是高龄产妇,这是我第一个孩子,害怕孩子出生后情况不好,更害怕失去他后会再也怀不上……”就诊期间,产妇一遍遍地向青文婕诉说着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作为一名产科医生,要始终将孕产妇与胎儿的安危放在第一位。青文婕协同胎儿医学多学科联合门诊会诊专家团队不断优化手术方案,安抚产妇,决定将孩子保住,并充分地做了术前指导和关怀。产妇完成分娩后,新生的宝宝很快就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预后良好,产妇和家人都十分感谢青文婕……这些病例在产科举不胜举,青文婕说她只是做好一名产科医师应该做的,用心用爱关怀着每一位病人。然而,就是这点点滴滴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对新生命的期待。
积极进取 不断追求更优
早在大学二年级时,青文婕便以优异的成绩和上进的思想入了党,“因受母亲积极上进、懂感恩、讲奉献的思想影响,我也希望能选择这样一条路。”青文婕回忆道,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正在华西医院实习的青文婕同样感受到了一阵地动山摇的晕眩,恢复平静后,接到了来自母亲的电话,“妈妈是名老党员,她确认我还平安后就对我说,赶快去看看病房里需不需要帮忙,如果想去震区支援就去吧,我一定支持你!”有这样的家庭作为后盾,青文婕积极进取的劲头一直处于满格状态。
2021年,院内各个支部换届选举,青文婕递交了自己的报名表,在科室上下和院党委的认可下,顺利当选为产科一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一职对我来说很陌生,同时也是挑战,需要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做好党务工作,为支部服务,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关于党务工作的具体事项,也还需要向年资更高的支部书记或党办老师们请教。”在本该下班的时间里,时常能在办公室里看到青文婕,临床工作“收工”后,她会选择主动加班,通过查阅书籍、请教咨询等多种途径,厘清支部的各项工作,组织支部学习和开展活动,由支部牵头每个月进行一次质控,并结合业务工作进行特殊病例探讨,分析并改进不足。
“随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现代女性生育观的改变,产科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生育潮‘降温’,高龄产妇比例上升,让我们不断强化进取意识,让优质服务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落到细节处。”青文婕举例说,产科在改善服务的行动上,优化建卡流程,提供陪诊服务,进一步改善住院体验等。
同时,为进一步细化专科、优化学科,满足广大孕产妇对优质专科诊疗服务的需求,产科一支部也充分发挥引领带头、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夯实业务水平,增强技术、科研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强与其他支部、科室的多学科合作,为保障母婴安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并相继开设了多个针对围生期孕妇需求的联合门诊,如孕期糖尿病联合门诊、孕期高血压联合门诊、复发性流产联合门诊及分娩前评估联合门诊等。“我们将会不断发挥支部的凝聚力,集思广益,为建造成都安全而温暖的‘大产床’,为保障母婴健康而竭尽全力。”青文婕正在一点一滴付诸行动。